第A03版:新闻(民生)

放牛村的 “春天”

□记者 刘也

从奔波在山野中牧牛的“孤独牛倌”,到如今成为待在家里就能安然收获的新时代养殖户,在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发村,拥有18年养殖经验的赵晋伟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养殖过上了好日子,也见证了居力很镇养殖产业从兴起至兴盛的发展历程。

走进赵晋伟的庭院中,一垛垛草料堆在院中,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正晒着太阳悠闲吃草。“以前搞养殖很难,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现在不一样了,技术水平提升了,发展养殖业务也愈发顺心了。”谈及自己的养殖生涯,今年54岁的赵晋伟唏嘘不已。2003年,地少收入低的赵晋伟因为日子过得窘迫,决定发展养殖产业蹚出条新路子增收。赵晋伟介绍,刚开始养殖时每天清晨就要出门放羊,傍晚才能回家,十分辛苦,但靠着一股韧劲还是收获颇丰。就这样,从无到有,在不断的摸索与学习中,赵晋伟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曾经对于养殖一窍不通的他慢慢成为了当地的养殖“土专家”,靠着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敲开了致富的大门。

“发展养殖业,只有科学发展、规模化发展才是对路子。”赵晋伟笑呵呵地说。2010年,赵晋伟决定重选养殖品种,扩大养殖规模,一口气购进了28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自己的养殖新阶段。养殖需要科学技术,这是赵晋伟坚信不疑的信念。为了让牛群拥有更好的生长环境,赵晋伟积极联系周边牧场,以每头牛1200元的费用将自家牛群送往牧点,享受优质的牧草饲料与生长环境。“有投入才有回报,牧场的草好,牛才长得壮!”朴素节俭的赵晋伟面对牛群的花销费用却毫不吝啬,截至2021年,赵晋伟的牛群已经扩大到60头的规模,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

赵晋伟靠养牛致富,成为了村里的“养牛达人”,吸引了村民薛玉的注意,但对于发展养殖,薛玉还有些忐忑。“现在咱们镇养牛可是有着大好的前景和机遇,一定要抓紧啊!”赵晋伟和薛玉说。“什么大好机遇?”面对薛玉的疑惑,赵晋伟耐心地向他解释。原来,2021年,居力很镇引进了京蒙协作项目,在当地建成了千头级别的养殖合作社,不仅能够改良肉牛品种,为当地农户提供肉牛“托管养殖”的服务,还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兽病治疗等服务。“你负责把牛买到手,不会不懂的都有人帮你啦!”在赵晋伟的鼓励下,薛玉也购置了8头基础母牛,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生涯。

技术有支持,发展有保障。近年来,居力很镇精准发力抓好畜牧业发展,突出扩大规模、设施改善、品种改良等关键环节,不断鼓励村民发展良种养殖,为村民增底气、添信心,而居力很镇的村民,也告别了传统的养殖模式,迎来了养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