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实践

做好“绿、优、红”三篇文章 推动乌兰浩特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盟委委员、乌兰浩特市委书记   杨冀鹏

做好“绿、优、红”三篇大文章,扬长避短、培优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对兴安盟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殷切期盼,也是兴安盟自身发展优势所在。作为兴安盟中心城市,乌兰浩特市将切实讲大局、担使命,全力做好“绿、优、红”三篇文章,着力开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做好“绿”的大文章,更加鲜明地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近年来,乌兰浩特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了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兴安岭生态文化园、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神骏湾生态体验区等一大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森林覆被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40%,空气优良率长期稳定在97%以上,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态势。

生态是最大的发展优势,绿色是最大的发展支撑。乌兰浩特市生态优势明显、生态底色较好,将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更加鲜明地树立起来,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一是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深化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以案促改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强化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工作责任落实,稳步推进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治理项目,完成洮儿河生态廊道修复、二道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成果。二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重点时段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从严从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序推动清洁取暖,确保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加大中水综合利用力度,加快水源地标准化建设,确保地表水和饮用水水质持续达标。深入实施危险废物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行动,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确保土壤环境整体保持稳定。三是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控新增“两高”项目,全力支持新川热力、华能热电节能环保改造,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培育“风光氢储”四大低碳产业,积极推动京能清洁能源、乌钢新能源绿电等项目落地,逐步构建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

二、做好“优”的大文章,更加有力地落实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的目标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内蒙古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依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乌兰浩特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加快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商贸流通回暖升温,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作为引领全盟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乌兰浩特市还存在着新旧动能转换不够快、产业平台能级不够高、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够充分等短板,必将继续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统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构建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制造业变革升级,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技改项目智能化,打造科技创新要素聚集高地,力争2022年底工业总产值实现230亿元,超额实现“规上工业五年翻番”目标。全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完善万达、欧亚等商业综合体服务业态和功能,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全力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全面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乌阿海满”旅游一体化建设,深度开发红色精品旅游产品,全力推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罕山生态文化园建设,精心打造葛根庙马文化小镇、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提档升级义勒力特、三合、神骏湾等景区景点,积极构建“五全”旅游发展新格局。二是紧紧扭住农牧业这个当家产业。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培优做强“两米”“两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优做精设施农业和庭院经济,加快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争创国家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加快推动“中央厨房”项目落地实施,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扎实做好自治区龙头企业、产业强镇项目申报工作,助推农牧业产业化提速发展。大力实施“四乡工程”,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与优化营商环境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加快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国企改革“1+N”政策落地见效。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商贸合作,加快融入东北振兴战略和长春经济圈,深入推动“兴白齐呼”跨省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全面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以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改革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开展市场主体定向服务,努力跻身全区营商环境先进地区行列。

三、做好“红”的大文章,更加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的深情厚望。近年来,乌兰浩特市紧紧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全面做好国家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深入人心,全市各族群众更加团结和谐,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作为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地,乌兰浩特市将一以贯之地学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好“固本培元强根基”工程。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心组学习研讨和专题宣讲,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基层群众、青少年开展教育培训,利用各类媒体持续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四个“与共”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实施好“立德铸魂聚人心”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宣传教育,用好用活“一馆十址”等红色资源,深入开展“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京蒙携手促脱贫”等民族团结故事宣讲,大力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系列活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三是实施好“团结奋斗同致富”工程。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要求,促进各民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推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四是实施好“保护生态筑屏障”工程。大力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全领域全方位推动发展绿色转型,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成果,保障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福利。五是实施好“共建共享促交融”工程。推动各族群众流动融居,解决各族群众在城市居住落户、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开展“石榴籽家园”建设,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品牌,全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进各族群众间的情感交流。六是实施好“守望相助固北疆”工程。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