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旗县新闻

党建引领聚合力  美丽乡村入画来

——科右前旗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纪实


阿力得尔苏木海力森嘎查修桥惠民生  韩双龙 摄



居力很镇红峰村村民委员会外貌  乌云嘎图  摄



额尔格图镇街景  韩双龙 摄



俄体镇双胜村保洁员清扫街道  韩双龙  摄



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乌云嘎图  摄



俄体镇全胜村村容村貌焕新颜   韩双龙 摄



桃合木苏木全貌  韩双龙 摄


□贺心欣 韩双龙

五月的科右前旗,满目绿色,流水潺潺。走进广袤的乡村,只见庭院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宜人,百姓幸福持续“加码”……近年来,科右前旗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奋力书写美丽乡村更和谐、人居环境更优质、村民生活更幸福的“新答卷”。

“我把自己家房前屋后收拾干净,自己住着舒服,村上还奖励我300元的代金券,买一些生活用品,真是幸福满满。”拿着象征荣誉的代金券,科右前旗俄体镇双胜村李来双老人来到了超市,挑选着喜欢的物品。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俄体镇双胜村活用“网格制”,对辖区人居环境责任区进行划分,由党员担任“片长”,带头巡查、带头监督、带头宣传,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志愿者主动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同打造舒适宜居的新乡村。双胜村制定“门前四包”、农家肥野外积攒奖励、环境卫生积分评比代金券奖励等制度,与村规民约双向发力,让“陋景”变“风景”,“死角”变“亮点”,让村庄面貌发生华丽“蝶变”。

在双胜村,与环境美相呼应的是蔚然成风的文明新风。该村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农民、“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推出了一批可敬可亲、可信可学,叫得响、立得住的模范典型。巾帼志愿服务队对部分鳏、寡、孤、独群众进行心灵关怀和情感抚慰,建立值班制度,三天一轮值,排查空巢、独居老人家中安全隐患,帮助老人购买物品、打扫卫生,幸福的味道“飘”进老人心间。现如今,双胜村修缮了3500平方米的村部广场、973平方米的健身活动广场,为村民提供13个大项、66个小项公共卫生服务,一项项“民生福祉”点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群众说了算,群众说了办。沐浴在党和国家利好政策的春风里,幸福的阳光同样照耀在大石寨镇大石寨村。村“两委”率先垂范,依托“四议两公开”,将新修道路、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等一批群众关心的实事、好事,交给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使村民紧紧握住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还权于民”让事儿透明了,村民的心敞亮了。

乡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大石寨村完善用人机制,依托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留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致富带头人,大胆选用综合素质过硬、善于经营的人才参与村庄治理,彻底扭转村“两委”老龄化趋势,防止人才流失,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科学谋划布局,有序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化治理。建立“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三到”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普通党员下沉到最小的网格片区,探索党员积分制激发党员参与积极性,实行有职党员定岗、无职党员设岗,做到情况掌握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工作推进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2021年,大石寨村27名专兼职网格员全年为群众解决困难事113件,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服务精细化,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在“全民向善”的氛围下,该村先后涌现各类好人好事,有义务维修井盖的李志广,在交通路口自费安装反光镜的崔海燕、侯广辉,还有自掏10万元腰包安装路灯的侯广玉等。

侯广玉是村里的个体户,平常靠为村民打地面谋生,凭借着勤劳的双手,钱包一天天鼓起来了。自己富裕的同时,他就想为村民做一点能力范围内的实事儿。2020年,侯广玉为大石寨村一社、二社安装了30盏路灯;2021年,为11社安装19盏路灯,一盏盏灯照亮了村庄,也照亮了村民的心。侯广玉除了热心公益事业,还热心帮助村民。同村的铁子是五保户,因小时候智力受损没有劳动能力,生活非常艰苦。铁子经常去大石寨镇政府前的早餐店吃早餐,每次点完早饭,侯广玉就用微信红包替他结账,这样一“请”就是三年。乡风淳朴、环境干净、乡村优美,生活在大石寨村的人们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同样是党建引领,居力很镇红旗村走出了一条“高举旗帜、凝聚民心、振兴文化、协同治理”的乡村发展之路,连续10年获得“实绩突出领导班子”称号的居力很镇,正向着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村镇”“全盟文明村镇”阔步前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红旗村在前旗率先推行了“156街长制”,村“两委”成员、包街党员、文明劝导员、环境卫生员、包村民警共同参与治理,形成“支部带头、村委实施、村监委监督、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综合保障”的乡村治理体系,改善乡村环境,倡导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了以党建为核心、多主体参与的美丽、和谐、幸福红旗村。

该村“五有五零五保障”模式的网格化管理,以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为标准,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机制,构建村情民意零盲点、矛盾纠纷零化解、便民服务零距离、关爱帮扶零缺失、隐患排查零报告的“五零”工作格局。执行“常态走访、定期研判、限时办结、督办评比、责任追究”五项保障制度,让群众无后顾之忧。党员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发挥作用。村“两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聚集优质产业资源、吸引先进技术和人才,带领村民大力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扶持建筑家装企业带动就业,鼓励发展近郊农家乐等,盘活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50年党龄的73岁老书记带领村民艰苦奋斗25年,村容村貌极大改善,脱贫摘帽增加收入;连续18年服务村民的村委会主任高票连任成为“一肩挑”书记,继续带领村民走好乡村振兴路……红旗村正是有这样一位位优秀的党员干部“接棒”传递责任,心存为民之心,才带领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在距离红旗村18.5公里的红峰村,党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四点”助力推进基层治理,制定工作标准、建立积分制度、加强党建引领、增强组织凝聚力,设置10个党员街巷服务岗,由党员认领岗位,确定日常服务管理事项清单。通过党员“1带N”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好人居环境整治、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等“规定动作”,自创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直办代办委托等“自选动作”。“我们村党员以身作则,我们都特别信服,村里有什么事都是我们自己的事,能伸把手就伸把手。”居力很镇红峰村村民王洪斌说。

在工作中,村“两委”成员注重搜集意见、建议和需求,村里能解决的则立即协调解决,村里解决不了的上报镇相关职能部门。以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做好事、办实事,实现村内事务在网格处理,组织活动在网格开展,为民服务在网格彰显,做到了全覆盖、多层次、常态化,构建起村情无盲点、民意无死角的工作新格局。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于民、服务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及,用真心去服务,用真情去谋事,群众的生产生活、急难愁盼问题想在前做在前。”说起日常工作,红峰村党支部书记陆晓惠道出了心声。该村进一步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积分制管理,按照服务岗所在街巷划分片区,以整村积分、每月评分、年终兑现的方法,建立完善制度,对环境美、行为正、收入丰、风尚高等方面20余项指标进行考核,评分结果在群内公开栏及微信群内公示,公平公正公开,得到了村民的赞许,赢得了民心。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现如今,在科右前旗,乡村处处展露“颜值”,绽放“气质”,惠民生、顺民意、得民心,基层社会治理在“无声”中“润物”,于“星火”间“燎原”,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已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