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草原深处的“五朵金花”
2022-07-04 18:54:14
□记者 秀秀
说起“五朵金花”,很多人会联想到上世纪50年代上映的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电影《五朵金花》,里面的几位主人公生活在云南大理,不仅个个貌美如花,更是致富能手,是令人尊敬的劳动模范、妇女代表。如今,在兴安盟,同样精彩的“五朵金花”的故事也在上演。在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特门嘎查,返乡创业的“五朵金花”带领着全嘎查的妇女靠双手勤劳致富,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6月22日,记者驱车来到特门嘎查,走近“五朵金花”,详细了解她们的创业故事。
谈到创业,就不得不提五姐妹合伙创办的科右前旗特门塔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加工韭菜花酱和辣椒酱为主,从产到销一条龙服务,成为带动当地妇女就业致富的主要产业。
合作社位于草原的深处。草原上长出来的野韭菜就是韭菜花酱的原材料,正是这无污染的野韭菜也成就了韭菜花酱最正宗的美味。
走进合作社,白梅花热情地招待了记者。她和白开花、白牡丹、杨琪琪四人带着记者参观了她们的加工车间,这里冷库、加工设备、包装设备一应俱全。理事长白春亮也闻讯赶来,向记者讲述了她们的创业经历。
这“五朵金花”其实是返乡创业的女大学生。白春亮说,自己大学毕业后返回自己热爱的这片草原, (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总想着该为家乡做点什么来回馈养育她的这片土地,于是进入村委会从事妇联等工作。她想带领妇女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乡里的一次推荐,她参加了科右前旗妇联举办的女能人素质提升培训班,她倍感机会难得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之重。一次偶然的机会,白春亮从一次交谈中寻觅到了商机,“有人跟我说现在羊肉市场红火,但是科右前旗却没有做韭菜花酱的。就是这一句话,我和同样返乡的四名女大学生在2020年5月20日共同组建了特门塔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虽然有了商机,但是创业的道路仍布满荆棘。白春亮她们收来了第一批野韭菜花,因为没有冷库,五个人加班加点地生产。没有搬运工人,上千斤的原材料和成品全靠姐妹五人搬上搬下。除了人力有限,产品的研发也是摆在她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合作社只有一种产品不利于发展,白牡丹善于研究,她决定增加年轻人喜爱的辣椒酱产品。经过反复制作、反复尝试,两种新型的辣椒酱一经推出便成了合作社的特色商品,收获了大量的订单和回头客。
草原上的野韭菜很多,牧民们每年采摘下来酿造韭菜花食用,如今有了合作社的收购,牧民的积极性更高了。白春亮告诉记者,去年夏天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利用假期时间在草原上采摘野韭菜花,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赚了5000多元钱。百姓看到了收入,更愿意跟着姐妹五个干了。于是姐妹五个尝试着发动了39户牧民,给他们免费分发了野生韭菜籽,种植了2478平方米韭菜,当年秋天收购制作了16000余斤的野生韭菜花,收购了300斤蘑菇,还从牧民家收购了100多只纯草原溜达鸡,每户增收1500元以上。
2021年合作社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五姐妹的创业精神感染了身边不少人,她们先后被评选为“旗级女致富带头人”“盟级乡村振兴巾帼领头雁”,并为合作社解决了厂房、设施、运输等难题。
今年,为了扩大经营,带动更多的妇女开展庭院经济,合作社吸纳了村里能干的两名妇女,让她们负责奶食品和育苗事宜,并且免费给41户牧民发放了200多棵果树苗,以高于市场价0.7元的价格从牧民家中收购了2000多斤红辣椒,制作成了辣椒酱,提高了妇女的参与度增加了家庭收入。
谈及未来,白春亮信心满怀。她说,今后将把“领头雁”这份荣耀转化为动力,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