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身鲜蘑“培养基”
2022-11-06 17:04:44
□赵洹
一簇簇肉质脆嫩的平菇,一阵阵浓郁扑鼻的菇香……走进突泉县突泉镇城郊村王贵臣家的大棚里,一个个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朵朵蘑菇竞相绽放。这是突泉县让秸秆变废为宝的蘑菇“培养基”。
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生物质资源,含有丰富的碳、氮、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能量,种植出来的平菇更是厚实鲜美。正是看中这一优势,十多年前,王贵臣开始尝试将秸秆混合起来做基料。
经过多次试验,回收的秸秆经过堆放、浇水、发酵后,15天左右可成为辅料。种植时采用“夹心饼干”的方式,在最底部铺一层秸秆,然后铺上发酵辅料,点上菌种,上面再覆盖秸秆、土壤。平菇直接生长在稻草、麦秸、玉米芯等秸秆基料上,栽培后废料充当有机肥直接还田,不仅提高土壤肥力,还能避免秸秆还田不易腐熟的缺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秸秆和玉米芯混合的基料每棒成本约2元左右,每棒蘑菇能卖10元。平均一个大棚可种植1万棒,大棚年收入可达8万到10万元。”王贵臣介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泉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让秸秆变身蘑菇“培养基”,解决了秸秆综合利用难题。既减轻了因秸秆粉碎、地墒升高、害虫滋生等引起的减产问题,又方便了农户整理土地、提升肥力、增产增收,更好地助力全县生态宜居、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