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出生机 “管”出效益
2022-11-07 17:36:09
□丁雨晴
在扎赉特旗国有吉日根林场,被金色浸染的玉米地里,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处处透露出丰收的喜悦。
三春不如一秋忙,本是农户最忙碌的季节,但刘畅却忙里“偷”了闲。“我家有二百多亩地,往年秋收,日夜不分的干一时半会儿也收不完,如今把土地托管给索伦供销社,有了‘田保姆’,几乎不用操心了!”望着田间秋收的场面,刘畅脸上露出了笑容。
今年是刘畅进行土地托管的第三个年头,看着年年丰收的田地和鼓起的钱包,刘畅对土地托管越来越信任,越干越放心。
“自己种地不仅累,赶上自然灾害还可能血本无归。现在供销社每年以固定的价格与我们合作,从播种、管理到收割都不用自己动手,还能有保障,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刘畅感慨道。
这样的好处得益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少像刘畅这样的农户都安心地当起了“甩手掌柜”。近年来,兴安盟供销社围绕构建现代为农服务体系,整合系统内项目资金,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民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帮助,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托管服务,“托”出了生机,“管”出了效益。据盟供销社副主任顾玉莹介绍,今年,索伦供销社帮助农户托管土地共计6000多亩,托管后每亩地收成在1000斤左右。土地托管的高收益、低风险解决了小农户种不了、种不好、卖粮难的问题。
“对于农户托管的土地,供销社采用保护性耕作,利用大型农机统一作业,效率大大提升,为农户们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索伦供销社主任刘卫才说。
开展土地托管不强求于一种模式,不搞一刀切。要充分结合农业生产条件、作物种类和农户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托管方式。今年,供销社创办的金米粒水稻种植合作社全托管水稻田1300余亩,收成140万斤。除了全托管土地外,金米粒水稻种植合作社还为农户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菜单式服务、代耕代种、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的服务,今年共进行了3000多亩地的翻耕、播种、飞防等机械化作业。此外,凭借着专业化的生产加工技术,金米粒水稻种植合作社为科右前旗12家合作社进行代加工,实现了从育苗、播种到包装、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据合作社负责人徐金昌介绍,合作社内的不少员工都是进行土地托管的农户,土地有了“私人保姆”,农户的劳动力也得到了解放,收到了“第二桶金”。从前,土地是农户不敢远走的牵绊,如今却变成了外出务工的推动力。
“合作社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跟着政府走出来的!”正如徐金昌所言,兴安盟供销社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产销对接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对服务小农户、富裕小农户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如今,我盟已通过基层供销社领办、创办,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793家,惠及群众2万余人。兴安盟供销社将持续提升基层供销社带动能力,促进规范发展。积极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以农资供应联盟为抓手,推动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