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二版

绿色能源的崛起 —— 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之际

【核心阅读】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

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产业关键材料、装备及零部件等全产业链发展,壮大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这份《意见》为兴安盟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记者  胡日查  韩学文  李健萍

  

当历史翻开崭新一页,注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2月10日,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折射出兴安盟“风光”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标志着兴安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是兴安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生动实践。

(一)

中广核为何选择在兴安盟发展风电产业?这背后的决策又蕴含了怎样的战略考量?

岭上的兴安盟,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据测算,这里的风能可利用资源高达2000万千瓦,年平均利用时间超过2800小时。这里无破坏性风速,非常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发展真正的“绿色”能源提供了极佳条件。

兴安盟的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它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众多“国”字号政策的区位优势,这为中广核在这里发展风电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此外,兴安盟拥有完善的电网架构和稳定的能源通道,吸引了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的中广核这一能源产业巨头。跨越3000公里的山河,中广核在岭上的兴安盟开始了“追风逐日”的旅程。

中广核在兴安盟的风电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除了风能资源的优势外,兴安盟委、行署的支持也为中广核在这里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广核选择在兴安盟发展风电产业是出于对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政策支持的综合考虑。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中广核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眼光和深思熟虑,也为兴安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

(二)

能源产业长足发展的背后,是兴安盟抢抓机遇,立足“风光”资源优势,不断做强做优能源产业的有力举措。

“无限风光”的兴安盟,用活资源禀赋,引进中广核能源产业巨头,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加快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形成发展新优势,释放澎湃发展动能,推动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自2018年该项目核准以来,历时5年多时间,兴安盟不断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在项目审批、电网布局、市场消纳、金融助力、社会保障等方面主动作为、优化环境,推进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通过组合发力,更好的服务企业开展项目建设,推动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项目的顺利投产,也离不开国网蒙东公司提供的网架支撑。为让新能源有“路”可走、“乘风”出盟,国网蒙东电力克服艰难险阻,开辟绿色通道,推动配套电网工程,仅用4个半月时间完成赛音昭500KV升压站送电工程,确保了新能源项目“建成即并网”,为中广核 300万千瓦风电项目铺设外送的“高速路”,开创了史无前例的送电“加速度”。

(三)

我国最大陆地风电基地在兴安盟建成投运,将为兴安盟带来怎样的拉动作用?

资源优势转化发展优势。该项目每年提供清洁电能超过100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2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4.5万亩,为兴安盟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

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的全容量投产,进一步推进了兴安盟优势资源的转化利用,为加快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打开了兴安盟新的发展空间,使新能源产业发展搭上“顺风车”,步入了“快车道”。

除了生态效益,还带来了经济效益。据悉,项目全寿命周期对兴安盟地区税赋贡献超过50亿元。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为扶持革命老区,助力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让兴安盟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广核整合区域资源,探索实施了以重大项目整体带动区域经济、改善民生的新能源可持续产业循环帮扶模式,在兴安盟谋划的“一园一校一地二场”整体布局,为兴安盟带来了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一园”即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装备制造创新示范产业园。中广核发挥“领头雁”作用,引进了多家制造企业入驻产业园,拉动固定投资超15亿元,创造税收近4亿元,解决当地就业1000余人。同时,完善了兴安盟地区产业结构,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崛起,促进战略性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一校”即中广核乌兰浩特白鹭学校。2020年,中广核捐资1亿元援建白鹭学校,同年白鹭学校落成揭牌。截至目前,在校学生1472人,教师101人。

“一地”即中广核兴安盟运维基地。响应兴安盟委、行署“扎根兴安盟,打造北方总部基地”的号召,投资2.1亿元,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释放出良好的招商引资品牌效应。

“二场”即中广核兴安盟一期 100 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200万千瓦风电项目,701台风力发电机组在兴安盟铺陈而开,构成一幅壮阔的草原奇景。项目总投资额184亿元,持续服务20年,全寿命周期将对地方税收贡献52亿元,为推动革命老区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四)

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兴安盟的招商引资树立了典范。

做大做强一项产业,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长,产业的拉动作用就会逐渐显现和增强。在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兴安盟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也逐渐强劲。以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为代表的国内风电企业巨头开始聚集,不仅实现了主体设备本地化生产,还不断推进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追风前进”。

走进金风科技公司,红红火火的生产场面令人感觉不到仲冬时节的寒意。作为配套产业,伴随着中广核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该公司也在茁壮成长。近年来,金风科技与兴安盟合作实施了风机装备制造、6万千瓦风电绿微网、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供电、200万千瓦风电制50万吨绿色甲醇等多个关联项目。

2022年,中广核兴安盟一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荣获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银奖,是国内新能源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项目,为我国陆上风电百万千瓦级大基地项目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该项目实现多项行业首创,让兴安盟再次刷新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的新纪录,进一步提升了“兴安岭上兴安盟”“兴安‘风光’无限好”的影响力。

据介绍,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直流800kV特高压外送消纳的新能源项目,配备我国新能源行业首台1000MVA(兆伏安)/500kV三相一体主变压器,有效带动了产业链上游技术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我国新能源领域还实现了其他多项行业首创,是第一个500kV电压等级接入电力系统的陆上风电项目,第一个同时接收网调、省调多级调度的风电项目,第一个采用分布式调相机的风电项目,第一个使用500kV变电站一键顺控技术的智能化风电场。

一项项“星”光闪耀的成绩,正在进一步擦亮兴安盟“绿电”的金字招牌,为高质量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注入新的澎湃动能。

(五)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能源建设的新成绩就是兴安盟交出的绿色发展新答卷。

新时代实现新跨越,新征程展现新成就。能源建设实现新跨越,电网建设形成新骨架,储能示范取得新进展,持续壮大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持续开展“绿电行动”,兴安盟正以实实在在的务实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  

在兴安盟,中广核不仅建成投产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他们建设的中广核生物质研发中心配套的厂区,目前已在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突泉县投产,其中绿色有机肥销售已经辐射周边,助力“兴安产、安心选”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向全国。

在习近平总书记赞誉“四季都很美”的阿尔山,中广核零碳小镇项目已初见成效,造型复古的叮当车配备了智能站牌和充电桩,游客多了绿色智能出行方式,街道设置风光互补路灯以增加绿电使用率。口岸综合项目通过增加光伏、风电等绿电设施,采用煤改电清洁供暖改造,同时配备能源监测平台智能监控技术,可实现口岸温室气体零排放。

尤其是智慧城市管控展示平台,通过以光伏供能为基础的零能耗和零碳建筑单体,建成北方高寒地区首个零碳示范建筑,为阿尔山零碳小镇打造一张亮丽的名片。

乘风破浪,逐梦远航。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2023年10月,兴安盟行署与中广核在五年来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签订了新的框架协议,围绕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新能源综合治理、循环经济产业、抽水蓄能、能源科技创新及产业落地等多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开展多方位、深层次合作,助力兴安盟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回顾过去,兴安盟与中广核双向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由来已久,一条绵延3000公里的友谊线越牵越紧,草原与海从对望实现奔赴,使得兴安岭上兴安盟焕发无限“风光”。

展望未来,兴安盟和中广核还将借助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推动地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在地企共赢中,谱写“红色基因、绿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