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记者应严守新闻真实性的探讨
2024-02-05 16:54:57
□张兆琪
当今社会,信息来源广而杂,记者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将最真实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这是新闻记者理应恪守的准则。
但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一些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自身心态的影响,做出有悖职业准则的行为,造成新闻失实。我们应采取措施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提升新闻记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将最真实的新闻带给受众,塑造媒体公信力。
一、新闻记者在新闻真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党媒记者,我始终坚守理想情怀、牢记职责使命,用笔和镜头去传播正能量,用爱心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担负起作为一名党媒记者的责任,讲好兴安故事,传播好兴安声音。但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在编辑稿件或是浏览各大媒体的新闻时,偶尔会发现,如今一些新闻报道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缺乏辨识度;面对诱惑时,缺乏抵抗力。这就导致部分新闻记者忽视职业准则,进行新闻报道时出现失实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闻内容失实。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恪守的最基本准则就是报道真实、客观的新闻事件。但是,目前有些新闻记者为了不当利益或者是为了吸引关注,进行虚假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一些新闻记者为了抢占头条,在未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肆报道,甚至利用信息技术制造虚假图片、视频等,使新闻媒体的诚信度大打折扣,误导了民众认知。
(二)新闻标题不当。有的新闻记者为了吸引注意,使用夸张、吸引眼球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而这些标题的内容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有时甚至是虚假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标题党”,其目的在于通过制造噱头和吸引眼球来提高信息的关注度,从而获得利益。“标题党”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读者或观众被误导,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新闻记者如何确保新闻真实
在从事新闻工作中,如何保证新闻记者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向受众传播真实的消息呢?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新闻记者,深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是做好新闻宣传的前提和保证,忽视道德修养的新闻工作者,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方向。我国著名报人邹韬奋先生说:“记者,说到底,是社会的良心。”揭露真相,传播真理,是大众对记者的期许。为此,可以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也可以通过一些宣传片来普及新闻真实的重要性,让记者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使命,从而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确保记者在采编一线采访时、在深入基层调研时,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
(二)加强学习武装,提高职业技能。新闻记者这个职业,归根结底是一个“杂家”。一个成功的记者,既要懂理论,又要会技术,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首先应该了解新闻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准则,例如新闻伦理、版权法、隐私法等。其次,记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包括采访技巧、写作能力、摄影技术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另外,记者可以参与一些相关培训和教育课程,了解最新的新闻行业动态和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总之,新闻记者要做到积极转变思想,学习新的工作思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印在脑子中,时时刻刻地指导工作。
(三)加强新闻实践探索,把牢舆论导向。新闻记者在新闻实践和探索中,都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在工作中不惧困难和艰辛,在实践中克服不足,提高自身的水平,充分发挥新闻的喉舌作用和舆论监督功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不断用道德修养来升华自己的职业品德,为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贡献一分力量。
(作者单位:兴安盟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