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文化副刊
           浏览兴安日报

再聚宝格达山

宝格达山,蒙古语意为圣山。它位于兴安盟科右前旗西北和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交界处。2010消夏,受同学的邀请,我曾经和初中的同学们相聚于宝格达山。那一次的相聚,宝格达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心灵絮语还是抒写日志,都记录了宝格达山的魅力,也更抒写了同学们30年人生岁月酝酿的真挚友情。时隔两年,又是七月盛夏,迎着灿烂的阳光,同学们又一次如约相聚宝格达山,这次相聚记录的不仅仅是开心快乐,更是体现了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和爱心奉献的精神。

当我们驱车近3个小时,还有2公里就要到宝格达山脚下那个牧场时,由于近日连雨,前方的路非常泥泞难行,尽管坑洼颠簸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与宝格达山相聚的兴奋,那漫山遍野金黄灿烂的油菜花,芳香四溢,那青山绿草大自然气息扑面,沁心入肺,令人陶醉。就当我们近在咫尺亲切地拥抱宝格达山的美景时,打头的两辆越野车先后被泥坑所误,其它几辆轿车只好相继停车。

同学们纷纷下车帮忙,帮着找石头、找木头往泥坑里填,去远处那个农场屋附近找来木杆撬杠。女同学在车前面拽,男同学在车后面推。尽管同学们使出了浑身力量,但那打误的车依然丝毫不动。就在同学们累得气喘吁吁时,牧场主人过来,看到车轮陷得很深,他忙联系牧场的拖拉机司机过来帮忙拽车。在那个拖拉机手的帮助下,终于把两台误在泥坑里的车拽了出来。尽管泥巴粘满裤腿,尽管汗水湿透衣背,但同学们仍然笑语声声,说着讲着再聚宝格达山的话题。

有人说宝格达山的魅力定格是沉静屹立,然而,今天因为同学们的到来,宝格达山却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北面山坡,三五个男生,就地埋杆支起了鲜艳的帐篷,南面的井台边,几个女生在清水池前有说有笑地清洗着五颜六色的瓜果蔬菜;这边搭灶支锅,那里煎炒烹炸。最让同学们惊喜的是那个喜爱京剧的茶庄老板宋海朋,精心下载了一组当年的校园歌曲,当那经典的歌曲萦绕在宝格达山的上空时,同学们随着那音乐旋转的韵律,追忆起30多年前学生时代的生活。

当年同学们都在乌市七中就读,那时学校的环境很艰苦,大家每周最多能上三天课,其余时间都是参加学校的建校劳动。夏天男生抬石头砌院墙,女生码土坯垫操场,冬天还要去郊外拾柴禾用于教室取暖……也许正是那时学校环境艰苦,培养了同学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精神,才使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历经坎坷造就了自己成功的事业。同时艰苦的环境也造就了同学们的义气和豪爽以及善良和真诚。是的,同学们很义气很善良,无论是四川地震,还是南方的灾情以及北方的贫困家庭,都有同学们的爱心捐款和援助。这次宝格达山同学聚会,不仅仅是简单的聚会,更是爱心奉献的善举。

捐款签名仪式是这次同学们再聚宝格达山活动的高潮。随着捐款签名仪式的开始,同学们纷纷捐款,并且在那“签名”衣写下自己的名字……独特的“签名”衣,写满了同学的爱心奉献,更写满了同学们的真挚情谊,签名不是为了留名,是为了纪念,纪念2012盛夏,同学再聚宝格达山,纪念宝格达山爱的奉献!

哦,好同学再聚宝格达山,小青的美声唱出最动听的歌曲,阿香的跳跃展现最美的舞蹈;景军的长鞭飞舞精彩环绕幸福的人生……再聚宝格达山,天更蓝水更长花更香,愿同学们的友情与宝格达山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