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二版

叶淑芳:幸福日子里的平凡守护

□记者 张强

家住乌兰浩特市祥园小区的居民叶淑芳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感叹,年近80岁高龄的婆婆,脸上带笑躺在床上看着。人常说:婆媳关系难相处,可叶淑芳却硬是用真心成为了婆婆坚实的依靠。

25年前,叶淑芳的婆婆齐桂芳高血压引发了脑梗,自此生活不能自理。

叶淑芳二话不说,肩负起照顾婆婆的重任,遍访名医,针灸、理疗。她又自己琢磨,每天坚持给婆婆按摩腿脚,帮着婆婆翻身,正是因为她的不厌其烦和细心照顾,婆婆背部从来没有长过褥疮。一天的作息,她也安排的合理妥当。早上起床就开始给婆婆穿衣洗漱,喂完营养早餐后,就半扶半抱着婆婆到门口的躺椅上晒太阳。

“婆婆病了之后不太会说话,我就像教小孩儿一样一点一点地教她。”叶淑芳说。每天,她都坚持搀着婆婆锻炼,陪婆婆多说话,慢慢地婆婆肌肉萎缩的状况逐渐好转,语言功能也恢复得很好。“那时候我们两个一起走,无论冬夏都是一身汗,看着婆婆一天天好起来,觉得付出多少都值得。”叶淑芳欣慰地说。

现在的叶淑芳俨然成了大家庭里的保健医生,婆婆更是百般依赖,家人们也把她的辛苦和付出记在心里。小姑子们都说:“我们做女儿的都自愧不如,做得远远没有嫂子好!”每每听到这些话,叶淑芳只是笑笑。

52岁的叶淑芳还有两个让她骄傲的身份,红城义警团队队员和红城阳光爱心团队的志愿者。

“三年前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平静祥和的生活,婆婆身体状况稳定了,我就自愿参加了红城义警团队,尽一份力、发一点热。”叶淑芳说。火车站、小区里都有她执勤的身影,很多年轻志愿者都以她为榜样,共同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而谈起资助学生,叶淑芳还有点不好意思。“咱们家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我并不是一个人资助困难学生,只是和大家一起尽些微薄之力罢了。”从2018年起,叶淑芳每个月捐出20元钱,团队成员分组后集中给一些困难家庭发放助学金,帮助他们安心完成学业。采访中,叶淑芳还展示了几天前和资助对象家长的聊天记录,言语之间满满的关爱。

现在,叶淑芳和爱人于仁贵成为更可靠的战友,照顾老人之余还把余热都献给了街坊邻里。叶淑芳常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的大事小情她能帮的就主动帮,邻里之间有困难的,只要她能伸上手的就主动去忙。她们家居住的祥源二小区老年人居多,夫妻俩就主动清扫楼道卫生,还帮着邻居处理地下室返水等突发情况。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女性,用自己的真情守护家庭、用自己的热心友爱邻里、用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人……有人说,叶淑芳就是一束光,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