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让更多的家庭看到希望
2023-02-24 08:57:39
陈可正在为患者诊疗
□记者 王萍
他对待临床工作严谨、钻研;他对待患者温柔、可亲;他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为百姓的精神健康保驾护航,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他就是兴安盟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四疗区主治医师陈可。
2006年,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陈可先后在盟内外多家医院普外科工作。2017年,盟精神卫生中心成立后,陈可选择从事精神科的工作。谈及为何要选择这个特殊的职业时,他告诉记者,在从事普外科工作时,碰到了一位因患精神疾病受伤的患者,在交谈中,陈可对精神科产生了兴趣。用陈可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管患者患有什么样的疾病,都应该尽己所能帮助他们。
“看到患者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对于医生来说是最高兴的事。”陈可说。从普外科转到精神科,不仅心理上需要迈出一大步,更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来了解精神科的临床知识和最新治疗方法。刚接触精神科患者时,陈可遇到了一位需要长期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药物副作用,该患者多项血细胞数值长期低于正常值。陈可在仔细分析病情后,及时为患者调整了药物,并使用心理暗示、认知矫正等个体化治疗方法,增加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经过调整,患者血细胞数值恢复正常,降低了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其哥哥感激地说:“多亏遇到陈医生,让我们相信弟弟一定会有痊愈的一天。”
在临床工作的6年,除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科临床知识,陈可还利用外科技术为患者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磕小碰。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能适应社会,陈可利用每天查房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重新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人们常说,精神科的工作就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很多精神科患者极为敏感,需要医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2022年12月的一天,陈可在为一名患者检查时发现,该患者对医生的询问较为抗拒。在多方观察和沟通后,他看到患者牙龈肿胀明显,初步诊断为牙龈脓肿,考虑到患者因病情导致无法进食且疼痛难忍,陈可在征询家属同意后,联系了一家口腔医院,为患者开展了牙龈脓肿切开引流减压手术。得到了陈可的贴心照顾,如今该患者每次见到他都大声打招呼,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凭借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陈可一直践行着一名医者救死扶伤的责任。“希望在我的努力下能够让更多的家庭看到希望,露出笑容。”陈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