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利:既然选择就要坚守
2023-02-24 08:57:40
于爱利正在为患者检查身体
□记者 王萍
当清晨天刚蒙蒙亮,很多人还处在甜美的睡梦中时,兴安盟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于爱利已准时出现在科室。安静的病房内,监护仪、呼吸机工作的滴滴声和不时响起的刺耳报警声提醒着医护人员,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随时要进行抢救。于爱利详细了解着在院患者的状况,把握患者的最新病情。
于爱利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学毕业后进入兴安盟人民医院工作,一干就是27年。他先后在大内科、急诊科工作过。2005年,盟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于爱利坚定地选择去做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他常常24小时不离开病房,查房、病历讨论、病历质控、会诊也从未落下。“既然选择就要坚守。”于爱利说。
快,是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对于爱利的评价。“我们快一点,患者生的希望就多一点。”于爱利说。不久前,重症医学科应用鼻空肠管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成功救治了一名陈旧性脑梗塞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患者因患重症肺炎被转至重症医学科救治。考虑患者为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于爱利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对患者进行了有效救治。术后转入重症病房后,于爱利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病情。这天,正在巡视病房的于爱利突然听到呼吸机传来报警声,他便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患者床边。发现患者气道压力增高,他立即给患者通畅气道,一套快速操作下来,患者的危机解除了。术后第四天,患者成功脱掉呼吸机,意识转清,病情平稳,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改变,患有肺炎危重症患者不断增加,重症床位紧张。“全科开放21张床位,要保障患者入院就能治疗。”于爱利在科室会议上反复强调。2022年12月下旬,科室收治了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年近80岁的老人,双肺病变达95%,入住ICU时已奄奄一息。“大夫,一定要救救我妈。”面对家属的苦苦哀求,于爱利准确地下达抢救指令,同时配合俯卧位通气。经过7天系统规范的治疗,患者感染指标基本正常、循环稳定、意识转清,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经过近半个月的系统治疗,患者转危为安,转入普通病房,目前已痊愈出院。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永远灯火通明的地方,这里离死亡最近,也离希望最近。“重症医学科不是冷冰冰的地方,而是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地方。”于爱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