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一版

林草长制让兴安盟林更绿山更美

□记者 韩雨格 通讯员 张佳

三月的兴安盟乍暖还寒,莽莽原野中的白雪尚未完全融化。各级林长和护林员穿山入林,恪尽职守。

兴安盟森林面积达3014万亩,森林覆盖率33.44%,活立木蓄积量9980万立方米。自2021年兴安盟全面启动林草长制工作以来,构建了盟、旗县市、苏木乡镇、嘎查村四级工作体系,设立四级林草长1033名、副林草长1277名,设置林草长制公示牌942个,明确了各级林草长“责任区”,建立了分级负责的“责任链”,形成了部门协同联动的“共治圈”,让3014万亩森林有了“贴身管家”。

由此,这里的林更绿了,山也更美了。

林地有了“好管家”

3月14日一大早,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李德生像往常一样,穿上运动鞋,带上工具,便开车往山里赶。“我们这是‘城市后花园’,责任重着呢,每天不到林子里转一圈,这心里就不踏实。”山路颠簸,他上山巡护一圈下来最快也得个把小时。

义勒力特嘎查林地面积1.4万平方米,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林子里的大事小情李德生样样都挂在心上。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本巡山日志,哪里的树倒了、哪里树木发生了病虫害、哪里有乱倒垃圾的,都记得一清二楚。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李德生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他见证了这里生态的点滴变化。“过去山上光秃秃的没有几棵树,一下雨山洪就冲进院子里了。现在树多了,生态好了,山洪没有了,好多小时候见不到的小动物又回来了,经常能在林子里看到野鸡、野兔、狐狸,还有好多叫不上名的鸟。”李德生高兴地告诉记者,“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爱护森林的意识与日俱增,要是看见谁砍树杈子,村民都不答应,一个电话就打到我这来了。”

“山有头,林有主,有问题找‘林长’”,这成了全盟各地在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中形成的共识。两年多来,全盟2310名林草长积极履职尽责,带着问题认真巡林,累计巡山护林19066次,精心呵护着兴安树木。

青山有了“守望者”

“自从当上护林员,感觉责任重了好多。”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护林员郎德全说,“每一次巡逻,都像是去巡护自家林子。”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郎德全就跨上摩托车,在林地里巡逻。“清理烟头、杂物,发现病虫害,救助受伤动物……事情多着呢!”他说。

去年夏天,郎德全在巡逻时发现有村民偷偷在山上放羊,“那还了得!山上的树可是我们嘎查最宝贵的财富。”郎德全大声呵斥,赶紧撵着羊下山。“对方一开始还说都是同村的,让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那哪行啊,谁破坏森林都不行,同村的也不能讲情面。”郎德全说。(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像郎德全这样的护林员,在兴安盟有一万余名,他们充实了护林员队伍,确保林草长制各项工作任务有抓手、能落实。

村民端起“金饭碗”

“咱们剪枝,要对果树进行修形,防止树枝长势太密,影响果树的生长和果品品质。”突泉县六户镇和胜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林草长王志坤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剪枝。旁边的村民庞金龙也没闲着,不一会儿,果树下就堆起了一堆小树枝。

2021年10月,突泉县推行林草长制,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林草长制体系。“既然当了林草长,就得做出点成绩,不能守着好资源,却过着穷日子。”王志坤决定依托多年的成熟林果、育苗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和育苗产业。他成立了丽华种苗专业合作社,先后吸纳57户农户为合作社成员,并带动全村110户农户发展育苗产业,育苗面积达230亩。同时,还组建春剪志愿服务队,为周边果农提供技术扶持,开展义务剪枝、测土施肥及疏果指导等服务。

在王志坤的带领下,和胜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果树种植、育苗专业村,村里房前屋后、渠道旁、村道边,都种上了沙果、李子、苹果等林木,育苗产业覆盖率达100%。“看到小树苗扒住了土,扎住了根,我这心里真是舒坦啊。”王志坤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