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一版

兴安盟:百万亩水稻插秧正当时 □记者 刘也 通讯员 姜宽

卷起裤腿、挽起袖子,运秧苗、分秧苗、插秧苗……初夏时节,正是兴安盟百万亩水稻插秧黄金时节,农户们正在地里争分夺秒地插秧,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兴安盟预计水稻种植面积达115.43万亩,截至5月22日,兴安盟水稻已耕种58.15万亩,绿意盎然的稻田与勤劳耕种的稻农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田园美景。

5月21日,在科右前旗察尔森镇举行的“山水林田 家禾稻香”第四届插秧节上,插秧比赛、稻田摸鱼相继展开,游客们在水田中依次排开,伴随着一声哨响,插秧与游玩活动同时进行。

“我们结合察尔森镇地域特色举办了第四届插秧节,邀请游客来察尔森镇体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更好地打造察尔森镇特色旅游,拓宽本地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本地百姓增收。”察尔森镇党委书记王银宝说。

据了解,科右前旗水稻种植面积达13万亩,其中有机、绿色认证面积7.2万亩,目前已经进入插秧种植高峰期。今年,科右前旗全面加快以察尔森——巴达仍贵一体化水稻观光园为核心的稻米产业园区建设进程,通过“稻田+”推进农旅发展,以水稻文化为核心发展农业观光综合体,推进农业、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今年,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兴安盟提高耕地利用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托管代管等新模式,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在突泉县九龙乡十家子村村集体的水稻田里,村民们正接力将一盘盘秧苗运送到插秧机上,这段时间合作社20多名村民和机器设备轮番作业,开展机械化栽插任务。

“今年十家子村水稻种植面积在660亩左右,其中村集体389亩稻田进行了村稻户管,户管的费用是一亩地950元,能为村集体增收近15万元。”突泉县九龙乡十家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友介绍说。

种田要有“科技范”。目前,扎赉特旗70万亩水稻插秧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在扎赉特旗好力保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内,负责人宋春平正拍摄短视频展示水稻插秧过程。无人机运苗、四驱插秧机大面积作业、手推插秧机手动补苗……机械化作业十分吸睛。宋春平告诉记者,一台无人机每天可运苗5000盘,供100余亩地使用,水稻插秧按下“快进键”。为了保障水稻插秧进度,不误农时,好力保镇农业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用技术指导,为水稻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现在正值水稻插秧时节,插秧要注意水层要浅,秧苗要直,株距行距要匀,插后及时上水护苗、不淹苗,有助于后期的秧苗分蘖。”好力保镇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指导中心技术员张月光说。

同样,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万亩稻田已披上了“绿装”,一株株葱郁的秧苗整齐有序地在稻田里迎风摇曳。“这片地是订单田,共1万多亩,因为是绿色有机大米,深受消费者喜爱。”兴安盟双特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乌兰浩特市富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泉告诉记者,从前,他一手提着大米,一手拎着煮饭锅到处找客户,如今“兴安盟大米”声名鹊起,客户慕名而来,品牌效益不仅让他的大米远销全国各地,更让这里农民的水稻价格增加30%以上,户均增收1万余元。

进入春播以来,兴安盟涉农部门指导各地加大“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推广力度,持续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无害化。目前,全盟百万亩水稻插秧大幕已拉开,预计在6月初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