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血缘的执守
——乌兰毛都苏木干部自编自导自演红色情景剧《乌兰河畔的红树林》演出侧记
2023-07-09 22:12:27
□记者 徐嘉艺 张若然 封玉霜
一个重大决策在内蒙古自治区化成一场场爱心接力行动,这是爱的传递,更是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牧马扬鞭,任凭风吹雨打,厚重的历史印迹不会被消磨。“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上世纪60年代,内蒙古大草原向党中央许下的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追忆历史,近日,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两级干部创作了一段流淌着团结大爱的红色情景剧——《乌兰河畔的红树林》。
一段往事,用爱谱写民族团结的佳话
《乌兰河畔的红树林》是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与乌兰毛都大草原上的故事相结合创作出来的。该剧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供应严重缺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面临营养不良的威胁。紧急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将3000多名孤儿分批次接到内蒙古。自身并不宽裕的内蒙古人民,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余名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三千孤儿入内蒙”,是内蒙古大草原上蒙汉儿女们共同唱响的一曲拯救生命的赞歌,更是一段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佳话。大草原收养了孤儿,有党和国家的关怀,“国家的孩子”从此不再是孤儿。民族团结融入了实实在在血脉传承的岁月里。
该剧讲述了一个成长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南方少年席海涛是如何融入草原、热爱草原,最后扎根在草原的故事。剧中宝音、诺日玛夫妇为培养这位“国家的孩子”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哪怕让自己的亲生女儿辍学,也依旧坚持着将席海涛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席海涛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大草原,回报党和政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腔热血,12个“非专业”演员铸造精魂
《乌兰河畔的红树林》的演员队伍很特殊,12名演员都是来自乌兰毛都苏木嘎查的工作人员。扮演草原母亲诺日玛的演员是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的团委书记、组织干事秦星星,由于日常工作很繁忙,秦星星便放弃休息时间进行排练。“草原人民接纳了远方的孩子们,这缘分也让各地和内蒙古草原结合在一起,是爱让我们拥有了这段缘分,一定要把这段缘分传递下去。这是我在看到这个剧本时的第一反应。”主演秦星星说,“我们剧组所有人员都是非职业演员,但是每一次排练,我们都很快入戏,台词也会脱口而出。”
全剧以一个个细节诠释主题,感动观众。舞台上,草原风情浓郁,马鞍、勒勒车等具有年代性的民族物品通过不同方式呈现。来自科右前旗乌兰毛都的党员干部们演绎角色虽显稚嫩,却质朴本色。该剧采用生活细节深描等叙事方法,注重以生动具体的情节去感动、感染观众,特别是父母亲之间的“唠家常”、全家人共处甚至女儿与母亲的争执等,都充满生活气息,整部剧都流淌着超越血脉的爱意。
剧中姐姐查苏晗由苏日古饰演,她表示,“作为一名党群服务中心干事,能参演这部剧,感觉很兴奋。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当我看到剧本时,就被其中的剧情深深吸引,导演第一次带着我们讨论剧本时,我们所有的演员都哭了,剧中那份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让我对剧中的感情有了更多层次的共鸣。”
饰演“国家的孩子”席海涛的演员阿力木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年轻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希望能通过这个舞台剧让大家了解当年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感人故事,片中的表演都是我们最真实反应。演员色汗其其格说:“剧中最后一句‘我的儿子回来了!’不仅展现出草原人民最质朴的善意和博大的胸怀,也把汉族孤儿对草原母亲的依赖、爱戴、感激与报恩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以此表达了只要各民族守望相助、紧密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
一份传承,共同绘就美好幸福生活
《乌兰河畔的红树林》开播至今,已演出20余次,3500多人观看,跌宕起伏的剧情、饱满的人物形象收获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筹备阶段,导演董治军带领团队收集、查找、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还请教了当地牧民、相关专家、历史顾问,深入了解民俗与历史,努力在剧中还原诸多细节。“希望这部情景剧能感动到观众,让大家了解那段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故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执行导演塔拉自豪地说,“这群人像草原一般拥有宽阔的心灵和胸怀。在那样一个年代,我相信在中国任何地方大家都会这么做。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更要挖掘、传承、弘扬好‘三千孤儿入内蒙’中蕴藏的爱国、团结、奉献、牺牲精神,同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到这部舞台剧中。”
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创作团队专门采访了当地老人,深入了解那个年代的生活状态。“生活经历对演员而言很重要。让人感动的那一刹那,不只是剧本的推动,也是在感动自己。剧中的两首歌曲都是我在去外地查找资料回来的火车上创作的,当我一遍遍地了解到曾经的历史,我的思绪就完全被打开了……”董治军说。
演出中,“我的儿子回来了!”——结尾处诺日玛的这一句呐喊,让观众们纷纷动容落泪,如此强烈又真挚的母爱诠释了人间大爱。观众张美玉表示,“《乌兰河畔的红树林》讲述的民族故事、表达的民族情感、体现的民族文化都非常贴合实际,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情。没有想到我们科右前旗的工作人员能演得这么好,太有草原母亲的那种味道了!善良、温柔、宽厚、热心、朴素,剧中的表演很有代入感和感染力,这样动人的少数民族剧引人深思、令人振奋,更加坚定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绘就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