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题

同心守边疆   合力筑边防

——兴安盟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记者 武跟兄  刘也


三角山哨所战士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



雪城义警



牧民在边境升起国旗



科右前旗满族屯边境派出所民警入户走访



守望草原巡防队守护草原


阅读提示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创之地、实践之地、成功之地,曾先后两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

在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工作中,兴安盟深入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五项系列主题活动,在全社会开展中华文化大家学、在城镇社区开展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在农村牧区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教育系统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教助学、在边境地区开展守边关爱边关兴边关等活动,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载体,着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在前、作表率。

今日为大家推出“石榴籽同心筑梦”——“同心戍边”专题报道。

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之中,樟子松葱郁的绿色折叠出层层褶皱。

一条蜿蜒流淌的哈拉哈河,在崇山峻岭间勾勒出清晰的线条。

一座三角山,一群戍边人,用忠诚和责任在祖国北疆边境线上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更是兴安盟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国必有边,边必设防。近年来,兴安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开展“上好思想筑边四堂课、守好组织固边千米线、画好和谐安边同心圆”为主要内容的“同心戍边”活动,进一步引导军警民守望相助,守好祖国北大门。

根深叶茂的常青树

中蒙边境,三角山哨所。  

一棵樟子松静默站立在哨所,遥望着边境线。它遥望的方向是一条缓缓流淌的河。那便是中蒙边境著名的哈拉哈河,而这棵树叫“相思树”。

1984年初夏,三角山哨所所在边防连连长李相恩带队巡逻,途遇山洪。紧要关头,他拼尽全力推开战友,自己却被湍急的水流卷走,从此长眠哈拉哈河。妻子郭凤荣闻讯赶来,哭倒在哈拉哈河旁。一年后,她登上哨所最高处,一捧土、一瓢水、两行泪,栽下这棵樟子松。郭凤荣期待着,有一天,树能扎根哨所,陪伴丈夫守护边关,守望远方。

从那天起,这棵象征着忠诚、责任的樟子松,就被战友称之为“相思树”。

从那天起,傲立风雪就成为树的使命。这棵有故事的树,也被赋予了不灭的魂。

从此,树就是兵,兵也是树。

如今,在位于阿尔山地区的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连三角山哨所,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扎进茫茫林海,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守望着北疆。今年32岁的李长月入伍已经9年,期间,他经历过滴水成冰的隆冬,有过终日与鹅毛雪、白毛风相伴的日子,也有走不完的雪窝子、站不完的岗……每当遇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相思树”的故事便浮现在李长月脑海中,激励着他前行。“生命就应该像樟子松一样顽强不屈,再贫瘠的土地也要扎下根来。”李长月说。

一棵“相思树”带出一串戍边卫国好佳话,边防线上,屹立挺拔的是一代代边防官兵“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的血脉信念。

日前,三角山哨所迎来一批特殊的“戍边员”。兴安盟团委组织团员青年代表在阿尔山市三角山哨所开展了“我为祖国戍一天边”,各族青少年边境巡访活动。10名团员青年代表在老党员和戍边战士带领下,重走总书记走过的巡逻路、聆听感动总书记的相思树故事、站上总书记站岗执勤过的哨所、品尝总书记吃过的套餐,在总书记曾经留影的地方拍照留念,在界碑前庄严宣誓,感受戍边战士的神圣使命,增强团员青年卫国戍边精神。据了解,截至目前,兴安盟已在边境地区开展“同心戍边”活动220余次,参与人数1.7万余人次。

扎根边疆的好卫士

“这是荣誉、更是鞭策,激励着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要更加努力,奉献力量。”2023年兴安盟“最美戍边家庭”荣誉称号获得者阿尔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董冉说。

从军装相识,到警服相知组建家庭,董冉和妻子赵莹相互陪伴、克服困难,变的是身上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戍边的初心。

董冉是阿尔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副队长,坚守在边境线上的阿尔山口岸,工作中,他苦练业务技能,提高自身软实力,工作多年从未发生过执勤差错。妻子赵莹是阿尔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民警,担负着全站指挥中心的工作重任,各项重要任务的传达执行和整体防控工作都有她忙碌的身影。每当“急、难、重”任务摆在眼前、每当工作和家庭发生冲突时,外柔内刚的赵莹总是选择前者。

纵使工作岗位不同,董冉和赵莹对移民管理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满腔热忱相同,戍边守边的初心相同,夫妻俩用热爱和坚守为守好祖国的边境努力奋斗着。

在阿尔山市,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雪城义警”。他们不穿警服,却和兴安边境管理支队的移民管理警察一道巡边护防;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牧点、林业站、望火楼等需要守护的区域;他们,可能是快递员、环卫工人,也可能是机关干部、教师、医生。      

2019年,兴安边境管理支队积极统筹,整合群众治安力量,组建了“雪城义警”治安联防协会,协助边境派出所开展治安防控和巡逻、矛盾纠纷调解、社区服务等警务工作。“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支队伍已逐渐成为警务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阿尔山边境管理大队教导员赖彻力格尔说。

截至目前,“雪城义警”治安联防协会设立9个分会,在册登记人数达671人。自成立以来,共组织志愿服务7500余次,服务时长20余万小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近2000件,成为边境线上的一道亮丽“警”色。

草原深处的活界碑

“相思树”的故事诉说着军人履行使命、戍守边疆的爱国情怀,见证了军属的无私奉献和对爱的执着坚守。然而,在科右前旗草原深处,还有这样一群不穿军装却甘守边防、不是战士却一心戍边的护边员队伍——民兵骑兵连、守望草原巡防队。他们被誉为“流动的哨兵”“有生命的界碑”,“相思树”的故事同样感动和激励着他们。

在满族屯满族乡特布格日乐嘎查草原上,一座不挂牌、没有围墙的“特殊补给站”引人注目。从边境线上巡逻归来的队员们都能在这里吃到蒙古族牧民萨仁做的可口饭菜。2020年以来,萨仁在给队员们提供后勤保障的同时跟他们一道巡边护边,成为民兵骑兵连唯一一位女护边员。

除了巡边护边,白萨仁、吴苏道夫妇和队友们为牧民们送生产生活物资,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春天给羊群带防疫药、夏天帮牧民带雨具、秋天给牧点儿带割草机、冬天给牛群带饲料是常事儿,他们需要啥我们就给带啥,牧民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亲。”吴苏道乐呵呵说。

同民兵骑兵连一样,守望草原巡防队的队员们不畏艰险、义务守边,将忠诚镌刻在祖国北疆的边防线上。队长包海青的家距离边境线15公里,作为退役军人,“守家卫国”深植于包海青的心中。早在十年前,包海青就成为边境派出所的义务护边员。2018年,守望草原巡防队成立后,他首先报名,成为第一批队员。“我就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守好边境,这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包海青笑着说。在包海青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牧民主动报名参加守望草原巡防队,配合边境派出所忠诚践行着守边护边的神圣使命。

今年,满族屯满族乡在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致富带动作用好的普通党员户中设立了“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农牧民群众的同时为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每逢重大节日,村民们都自发来到满族屯满族乡乌兰敖都嘎查“党员中心户”白那木吉拉家一起升国旗。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白那木吉拉拉动绳索,五星红旗缓缓上升……

作为祖国北疆的“党员中心户”,白那木吉拉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守望草原巡防队”的队员。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组织周边牧民进行学习,宣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调动周边牧民积极性,鼓励他们发展产业,带动他们早日致富。“边疆是我们共同的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党组织信任的‘党员中心户’,我会守好边疆安宁,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把守边护边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白那木吉拉说。

广阔的草原养育了苏道、萨仁、包海青、白那木吉拉一样无数个优秀的护边员,为了祖国的边疆安宁、家园的绿水青山,他们还将一代代继续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守望相助,同心筑梦。在兴安大地,“军警民”都是国门的忠诚卫士,都像那棵“相思树”一样扎根边关,成为永不撤防、世代接续的护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