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旅程上不断前行
——走近从兴安盟走出的作家巴·那顺乌日图
2023-07-09 20:29:31
□岱钦
2023年的春天,又见丁香花开,盛满眼中的花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这春暖花开、杨柳依依、奶香飘动的美好时节,我拿到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巴·那顺乌日图文集《阳光草原的英姿》(共6卷、136万多字)、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那顺乌日图散文精选》(蒙古文·上下卷、70多万字),沉甸甸的8卷书。这是他几十年勤勤恳恳耕耘的丰硕成果,我对这位老朋友刮目相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巴·那顺乌日图是我新闻同行,也是我多年的文友、朋友。
我被邀参加今年5月12日由内蒙古作家协会、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监测与发展中心、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巴·那顺乌日图文集首发暨座谈会”,我又一次见到他。他仍是那样坦诚、友善、稳健、坚毅,白皙的面庞,柔和的眼神,微笑着迎接参会人员。
在六十年前,读高中阶段,巴·那顺乌日图写的诗歌《鸿雁》发表于自治区级期刊《花的原野》上,从此文学走进了他的生活,文学的手一直在牵着他,文学浸润并启迪了他的心灵,给了他智慧、宽阔的视野和心胸。他降生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一户农牧家庭,是饮着洮儿河水长大,在科尔沁文化的润泽下成长,在父辈们的培养教育下,成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热爱家园的新闻人和文化人。1973年,当他从兴安盟走出去,将要走向他乡学习和工作时,家乡人将他扶上马,又送一程,指明了他前进的方向。多年来,他开展新闻采访和研究广播电视业务,也做大量的社会调查,接触五行八作,向社会学习,向知识界学习,向英模人物学习,向工农兵学习,在新闻的写作与广电业务的研究以及文学创作上发力,对人生也对事业进行思索的同时,敬重文字、打磨文字,不断地劳作,修正和完善自己,坚持纯正的文化追求,歌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努力为56个民族共同铸造的共和国文化大厦添砖加瓦。
众所周知,由新闻行业转入作家行列的不乏其人,而巴·那顺乌日图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知道巴·那顺乌日图原来就是高产记者,新闻作品经常刊登在区内外报刊上,并多次获奖,而且爱好散文写作,写出了不少精品力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出版了个人第一部蒙古文散文集《生活之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又陆陆续续出版了《花的世界》《绿叶》《绿满草原》《巴·那顺乌日图散文选》《来自阳光草原的祝福》等多部蒙汉文散文集,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好评如潮,他以坚实的步伐、上乘的力作步入中国作家行列,在中国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翻开新近出版的8卷文学著作,一大部分是近十几年的作品,说明巴·那顺乌日图退休以后仍然笔耕不辍,著作颇丰,成就斐然。说起《阳光草原的英姿》这部文集,他深情地说:“这是我用近二三十年的光阴陆陆续续写出来的,是用我的情与爱、汗水与血肉、恒心与虔诚写出来的。我的创作,就是生命的旅程。”
“我的创作,就是生命的旅程。”他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唯有把文学创作当作生命旅程的人,才能以一种承诺和责任感,以一种跋涉者的意志,攀登者的毅力,在文学创作的田野里不知疲倦地辛勤耕耘,并不断收获丰硕的成果。
爱好、勤奋,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走向成功缺一不可。随着岁月的推进,爱好和勤勉引领他走上文学创作这一条“快乐着并辛苦着”的道路。在文学的启迪和点拨中,他不断加强文化素养和文学修养,不断开阔视野,始终坚持纯善的文学追求。1976年,他走出大学校门做起了专业新闻记者。由于他多年从事新闻采访,长期深入生活,挖掘生活,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有了多方面的理解和感悟,不仅用新闻的写法表现和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及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新近发生和变化,而且他非常勤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茶余饭后、在节假日不停地写作,用散文这种快捷、诗意和优美的、哀婉的文学样式记录历史的变革、社会的兴衰、人间的冷暖、百姓的心声,写壮烈的、哀婉的,一声呐喊、一滴心血,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或使人沉思,或使人深受鼓舞。他一手写新闻报道,一手进行文学创作,从起初的业余散文作者,逐渐喜欢上散文,迷恋上散文,而且用心来写散文,久而久之,散文成了他的血肉,成为他抒发情感、咏叹人生、展示心灵私语的一种文学艺术样式,甚至是生命的旅程。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展现了草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更传递了对生命、人性、信仰等深层次主题的思考和探索。
读过巴·那顺乌日图的散文,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作者对草原、对故乡的乡愁乡恋,对祖国大地的由衷赞美,对父母长辈的敬重与深爱。他散文集的“家园情愫”“草原之恋”“远域情思”等章节中,以真挚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去描写内蒙古的山山水水,如:科尔沁、呼伦贝尔、霍林郭勒、鄂尔多斯、大兴安岭、罕山、呼伦湖、莫尔格勒河……祖国大好河山,如:长江、长城、西湖、库尔勒、三亚……以及抒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故土的眷恋,对于父母、长辈、师长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恩的感恩之情。不难发现,巴·那顺乌日图是个家国情怀很深的人。关于“家国情怀”,沈乾坤居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会觉得,“家国情怀”是特别高大上,离自己很遥远的事。实际上,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对普通人而言,“家国情怀”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孝敬好父母,夫妻恩爱,每天都心存感恩,感恩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把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修行的道场。
巴·那顺乌日图的经历很丰富。他上山下乡当知青,在牧区放过羊,下夜看马群,还当过马车夫,当过兽医,后来当了老师。197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习三年,毕业以后步入新闻队伍,直到退休,一干就是30年。不同的生活经历磨炼了他,开阔了他的眼界,而且让他感知世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学会用清醒的头脑、严谨的思维和普通人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巴·那顺乌日图在不断地努力超越自我上狠下功夫,在散文创作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摆脱庸常化,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识,关注人类的命运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在文体的创新与自立、增强形象思维和想象力上不断地寻找新的自我,作为一名优秀的蒙古族作家,他在创作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注重各民族大团结的同时,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审视和思考,关注民族的繁衍和生存状态,写出了不少拥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个性、语言和民族风情的散文作品。
巴·那顺乌日图不仅是资深记者,而且是个多面手,除了新闻,散文、杂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领域都有涉猎,而且有不俗的成就。近十几年,他扑下身子,驰骋于报告文学天地,先后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佛陀慈悲》《名家之路》《雪战“1·03”— 1814次旅客列车大救援》《蒙古马精神永驻草原》《稀土之光——包头稀土业创新转型发展纪实》等。他写的报告文学拥有立意之新、主题之新、意识之新和形式之新的写作特征,带来了十分惹眼的新气象。
“老马深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祝他在创作与生命的旅程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