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乡村,党旗飘飘书香飘飘
2023-07-09 20:29:31
□于迎杰
每个人都以不同的形式迎接七月。
有人被评为优秀党员,鲜红的奖状映红了脸颊;有人站在台上演讲,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胸口激荡;有人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那一刻沉甸甸的徽章融化成蜜糖,甜到老党员的心坎上;还有人相约晨跑七公里,相互加油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只要心中有家有国,为党庆生,哪一种方式都有爱的流淌。
兴安盟作家协会组织文友到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给乡亲们现场捐赠书籍,庆祝伟大的党102岁生日。
水库村,是红色星火燎原地,1958年建设防洪灌溉水库而得名。水库村在革命老区的怀抱中,依托“红巴乡绿庭院”村集体联合社报团取暖,日子过得如同芝麻开花般节节高。村里的文化村长是位擅长写诗歌的作家,曾经在村里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笔下的作品大多见证了水库村发展前行中的精彩,他心里的村庄饱含着最美的乡间烟火,每次回村,他总要给乡亲们带去各类图书,带去各种新政策与消息。2022年,水库村获得了“创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集体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村党支部还荣获地方“最强党支部示范点”的荣誉称号。他和村民们一样,都有金秋时节丰收的喜悦。
七月,第一次走进乡村,感受现场捐赠书籍的快乐。
500多册书都是喜欢读书、珍爱书籍的人,从自己的书橱里精心挑选的。他赠一套、她拿五本,大家踊跃热情,捐赠统计表单越列越长。有儿童文学、有地方史志、有名人传记,还有法律方面的书籍。薄的厚的、新的旧的书堆成小山。整理后分成几十摞,用红绸带来回绕再打个十字结,一朵朵小红花就开在一摞摞书上。
绕过青山绿水,车停在水库村党支部会议室门前,从车上搬下来的书在桌子上散发着馨香,期待滋润乡亲们的心田。绑书籍的绸带是利用废弃的标语条幅裁成的,长短宽窄恰到好处。
刚刚下了场好雨,正是田里追肥的好时机。几个农民来到党支部,裤腿上还粘着泥土的芬芳,双手捧着书,脸上荡漾着笑。他们说:“之前我们村有一间书屋,放假时孩子来读,没事时大人来看,读书日,村子里还举办过读书比赛呢。可惜的是,两年前失火,书屋里的书都烧没了。今天你们送来的书,就像天上的及时雨,农闲时又能看书了。”笑容有传染性,我被农民质朴的笑传染了。
这几百本书放在哪?谁会来看?没想那么多。它们在这里落户,总会与有缘人相遇,淡淡的墨香浓浓的深情,也许会放飞孩子的梦想,也许能打开爱的心扉,也许还能开启一条致富的通道……有爱的地方一定有阳光照耀。
好多年前,向灾区同胞捐过冬的棉衣,向贫困家庭捐钱物,给辍学的儿童捐学费,这些早已封存在记忆的库房。孩子们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寻常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经历了疫情考验,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如同暴风骤雨突袭时鸡妈妈展开羽翼避护的宝宝,如同流浪儿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母亲怀抱一样的幸福。现在,身边的人很多穿上志愿者红马甲,在不同的地方默默地做公益。感恩让人快乐,自信挺直了腰杆。
在书的前面立着一个画框,一个用桦树皮创作的大大的“廉”字,廉字上面的笔画形象地剪裁一顶乌纱帽,几行小楷“为民一任写春秋,甘当百姓老黄牛”写在下面 。这幅字画饱含乌兰河水清澈的爱,融入水库村的激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书法家白纸黑字挥毫,每一个字都像火红的石榴花绽放,墨香花香在村里萦绕。一名妇女向给她送书的老师悄悄询问,渴望求知的眼神和温暖的笑容碰撞出的火花闪着光,下意识地抢拍下这亲切的画面。
我听到她们在说看病报销的事。看医生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前还是大难事。自从农村有了医保,农民生病时去看医生时没有了后顾之忧。耄耋之年的母亲每次拿出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着的慢病医疗本,让儿孙去医院开药时,都会重复说那句无数次的话:还是共产党好,那会饭都吃不饱哪还敢想买药啊。
水库村的村长是名年轻的大学生,这里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毕业回到家乡挖掘水库优势搞水产养殖,开发观光旅游度假村,用好政策带领乡亲们行走在康庄大道上。他带我们到村里转转,边走边讲。
绿色的盛夏里,仿佛听到了从前旧时光的故事。秋收时大雁在天空吹响的口哨,果园里的樱桃、李子、杏、沙果等着游客采摘,还有人唱响一支山歌给党听……看到了池塘里嬉戏的麻沙鸭,松林里散步的土鸡,山坡上发电的大风车,还有正在修建的农民大讲堂。
站在水库岸边,湖面映照蓝天下白色的蒙古包,有风吹动湖畔的小船。有人问山间的豁口是怎么回事,那是人工开凿的溢洪口,泄洪时用的。村长指着前面的泄洪口,向远方眺望,从他眼里我看到了奔腾的浪花,向红旗飘扬的方向欢畅。
傍晚时分给母亲打电话:“我回来了,新农村新面貌,周末带您去水库村游芦苇荡,划竹筏吹软风。”
七月,把一年的时光一分为二,一半已经过去,一半正从红色乡村伴着书香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