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二版

﹃佳酿﹄藏八年   ﹃酒香﹄更浓郁

□记者 张伟男

“兴安盟委、行署以及乌兰浩特市委、政府的倾力协助,使得我们公司时隔8年后再次实现复工复产,展现了盟市两级领导对本土企业的极大支持与殷切期盼。” 9月8日,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严伟在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乌兰浩特酒业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启动仪式上动情地说道。

9月8日,一则消息格外引人瞩目:停产8年的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乌兰浩特酒业有限公司实现复工复产。阔别8年,再度重逢,这其中除了有市场的需求变化,有企业自身的战略调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地政府的积极协调,主动作为。

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乌兰浩特酒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在乌兰浩特市建成投产,累计实现产值9000万元、税金3300万元。但因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和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该企业已有8年未生产原酒。今年9月,通过地方政府和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复工复产,重启原酒生产。

长期以来,乌兰浩特绿色产业园在盟委、行署和乌市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为企服务和招商引资两大职能,始终将惠企解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中心工作。一方面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紧盯企业困难,成立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尤其是“五个大起底”行动开展以来,乌兰浩特绿色产业园更是紧紧围绕盟市两级党委、政府的部署,千方百计盘活开发区闲置资源。河套乌兰浩特酒业有限公司的顺利复产就是典型成果。

河套乌兰浩特酒业有限公司在克服重重困难后,重新走上生产线,得益于乌兰浩特绿色产业园成立的专班,他们以“一企一策、精准施策”为原则,为河套酒业的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这个专班,既出谋划策,又是贴心管家。他们全面分析研判河套酒业停产的原因,梳理出复工复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然后汇总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并立即付诸实施,给予了既专业又贴心的服务。

河套酒业作为集团式企业,发展离不开总部决策部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乌兰浩特绿色产业园多次与河套酒业集团总部致电通函,最终邀请集团总部负责人来到乌兰浩特市,与市委主要领导共同研究盘活方案,并积极协助集团总工程师,对酒厂内设备进行检修,为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不仅如此,乌兰浩特绿色产业园还优化服务,跟踪督办。他们结合“每周调度、台账管理”的工作机制,开启“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专人跟踪、专人督办”的工作模式。历经三个月的努力,成功帮助河套乌兰浩特酒业有限公司顺利办理了营业执照异常名录消除、生产经营许可证延期、生产排污许可等8项手续。如今,该企业已顺利复工复产,预计12月份全面开启瓶装酒包装生产。

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乌兰浩特酒业有限公司副经理孙如松表示:“我们将继续以‘酿造美好生活、实现和谐发展、永葆基业长青’为使命,做实、做牢、做强兴安盟市场,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缴纳税费、促进就业等方面加把力、添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