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市场监管职能 推进兴安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2-18 17:24:04
□郭凌云
今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这是内蒙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我们应抓住此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结合东北振兴战略,全力谋划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要围绕“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努力打造更优的发展环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挥市场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出全面部署,要求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市场监管系统把握契机,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一个大市场”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加大“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推进力度,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社会投资创业积极性。同时,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提升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效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断增强监管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拿出更加务实举措鼓励竞争和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和侵害企业权益行为,在典型案件的“质与量”上下功夫,为优质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适应经济新趋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为我们做好质量工作和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要准确领会“两个强国”战略意图,坚决扛起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质量工作是市场监管部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助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要发挥好牵头统筹作用,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持续完善“一站式”服务平台,综合运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多种手段,更好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开展好标准化提升、“蒙字标”认证、商标品牌培育等工作,推动重点领域和优势企业质量提升。目前,兴安盟已制定地方标准39项、团体标准3项,指导5家企业获得“蒙字标”认证,创建兴安盟首个区域公用品牌“源在兴安”。
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围绕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大力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增强创新研发能力。挖掘和培育更多地理标志产品,已成功注册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高了兴安盟“土特产”的经济价值。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水平,目前兴安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达1.42亿元,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更多企业进入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行列,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服务主体多样化、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效能最大化。
倾力服务中心大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支持内蒙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的实施意见》,为内蒙古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监管制度机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我们应抓住此次重要机遇,通过探索创建内蒙古水稻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兴安盟分中心、实施美丽内蒙古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发展兴安盟示范引领工程,将支持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优化部门职能,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监管方式,市场监管部门要坚持以法治为根本、以信用为基础、以智慧为手段,探索与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方式,提升综合监管效能。
推进法治监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切实抓好风险点防控。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以制度约束构筑规范化、标准化执法体系。进一步强化行刑衔接,实现信息共享机制化、案情通报常态化、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规范化。
推进信用监管。强化信用监管工作,转变工作理念,从重失信惩戒向重信用风险防范转变,推动监管关口前移,从信用服务和监管对象的融合点上深化应用,寻找突破口,夯实经营主体责任,从根本上和源头上降低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推进智慧监管。加大非接触式监管和远程监管工作推进力度,通过建设使用市场监管领域“互联网+智慧监管”系统,全方位强化和便捷日常监管工作,有效缓解基层市场监管点多面广、人少事多等诸多难题,真正做到对经营者“无事不扰”,让企业真正静下心来专注经营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是市场监管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首要职责,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实安全责任、织密安全网络,让人民群众真正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聚焦重点渠道、重点区域、重点品种,持续加大监督抽检和日常监管力度。强化部门间合作,严把生产、流通、消费每一个关口,严格执法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加快提升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突水平。
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全面排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使用环节风险隐患,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整改并巩固提升。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培育和发展专业监管队伍,严惩重处药品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落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督促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充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员工岗位责任。持续开展特种设备证后监管,提高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重要工业企业质量档案,实施分类分级精准监管。开展质量技术帮扶,聚焦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堵点,精准指导和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作者为兴安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