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推进『养共体』 让养老变享老
2023-12-21 15:02:49
乌兰浩特市和平街红浦社区幸福食堂
科右中旗养老服务调度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安装呼叫器并进行使用指导
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幸福嘎查养老服务站内老年人练习书法
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助老爱老志愿服务队提供为老服务
科右中旗养老服务调度指导中心提供为老服务
科右中旗中心敬老院护理员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养老服务调度指导中心派单后工作人员上门提供服务
兴安盟承办全区第二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
幸福食堂
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幸福嘎查“义家人”养老志愿服务队提供为老服务
□塔拉
“这里的饭菜味道好,价格还便宜,环境又好。”乌兰浩特市和平街红浦社区居民张丽英说。近日,面向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红浦社区幸福食堂开门“纳客”了。色泽诱人、营养丰富的各色菜品,优惠的价格以及耐心细致的服务,让前来用餐的老年人赞不绝口。
近年来,兴安盟坚持把做好养老服务作为重点实事工程、民生工程,推进“养共体”建设,以“信息共享、设施共享、模式共享、资源共享、经验共享、人才共享”六个共享为链接,推动形成了“旗、乡、村”农村养老服务三级网络构架不断健全、部门协同配合、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的兴安盟“大养老”新格局。
“自从安装了一键呼叫按钮,做饭、搞卫生、理发这些对我来说比较困难的事情都有了着落。针对我的特殊情况,社区志愿者还给我免费送饭。”科右中旗满都拉社区的失能老人玉莲说。
兴安盟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搭台、整合资源、搞好链接的方式,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公益和志愿服务等为老服务力量,以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一键呼叫按钮和96111为老服务热线,实现了电话反馈需求、平台一键派单的服务模式,带动了“六助+N”品牌提质升级,为全盟老年人搭建一站式为老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一些独居老年人“吃不上饭、看不上病、出不了门、见不着人、取不上暖”的问题。
兴安盟老年人口30.74万人,占全盟总人口的22%。兴安盟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老年人生活、健康和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智能化管理,还为实现养老服务一体化、连锁化、标准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智慧平台。
兴安盟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服务对象、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及政府融合互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社区居家老年服务对象提供居家上门、智慧健康管理、智慧养老产品租售、服务过程监管等综合性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兴安盟已采集11万老年人信息,通过“互联网+养老”模式累计服务超2万人次。
“我家就住在附近,定期来这儿做艾灸,效果挺好的。”乌兰浩特市胜利街居民田丽霞在养老服务中心健康驿站进行艾灸养生时说。
近年来,兴安盟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打造以旗县市主城区为核心,逐步向外延伸、全面铺开的服务架构,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8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55个,已基本建成农村养老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5个(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站41个,覆盖100个城镇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全覆盖。主要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六助+N”和“三助+N”服务。目前,兴安盟已逐步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养老服务与社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的资源融合、业态融合、功能聚合。
“我们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本着‘少花钱、多办事、接地气、可持续’的原则,针对需求、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搞好链接,促进‘养共体’建设。”兴安盟民政局党组成员刘君介绍说。
为进一步发挥“养共体”优势,兴安盟民政局因地制宜,多元化推进各旗县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地区实际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组织志愿服务队提供“六助”、心理慰藉、代办跑腿等23项养老服务;在突泉县突泉镇以村级养老服务站为阵地,组织和动员邻里群众,构建“党建+养老”的为老服务格局;在扎赉特旗组织党员先锋、商企联盟等服务队伍开展“六助”服务并延伸提供其他综合服务;指导科右中旗以全区农村养老服务转型升级试点地区为契机,新建旗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搭建农村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智能终端打卡、积分兑换、政府表彰授星的模式,激励邻里间互帮互助。截至目前,兴安盟74处农村互助幸福院组建了385个互助小组,并持续开展互助服务。
此外,针对老年人“助餐”问题,兴安盟加快助老餐厅建设。截至目前,已有22家社区幸福食堂实现运营,累计服务老年人50万人次。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共享是兴安盟养老工作不断走向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具体体现。2022年以来,兴安盟充分利用政校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常态化开展对养老护理人员、失能家庭成员的岗前培训、在岗轮训和转岗实训,强化从业人员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截至目前,已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3轮,受益护理员1000余人次。2023年12月,兴安盟持续深入推进政校交流合作,就“养共体”建设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心理健康疏导、健康服务指导、康复治疗指导和智能终端培训等十个方面的合作,并正式确定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为兴安盟“养共体”项目实施单位暨培训基地。
“今年,兴安盟民政局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养老服务路径,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建立‘养共体’模式,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兴安盟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慧明表示,将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合理调配全盟养老服务领域各类资源,统筹推进“养共体”格局在全盟范围内全面铺开,让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使更多老龄人口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