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题

以住建之力构筑一体化发展之基

——盟住建局积极推进大乌兰浩特地区一体化发展 □ 文\记者 张伟男  图\ 记者 毕力格


归流河两岸风光



市民在公园里晨练



修补破损路面



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



罕山公园一景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



民主东街“口袋公园”


一泓碧波穿城过,几虹飞架贯东西。冬季清晨,漫步归流河畔,两岸风光依然旖旎。位于乌兰浩特市主城区和科右前旗科尔沁镇之间的这条大河,非但没有将两岸阻隔,反而为大乌兰浩特地区一体化发展增色赋能。

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住房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绿色城区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兴安盟突出一体化建设理念,按照共建共享、互补发展、节约集约原则,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聚资源、聚产业、聚人气,不断提高包括乌兰浩特市主城区和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在内的大乌兰浩特地区综合承载能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吸附带动能力。其中,住建部门作为城建主力军,积极做好统筹谋划、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乌兰浩特地区一体化建设构筑了坚实基础。

人民至上,打造幸福空间

“公园‘搬’到了家门口,锻炼别提有多方便啦!”虽然天气寒冷,但乌兰浩特市怡园小区居民张彩凤每天坚持到“口袋公园”晨练。去年,她家门口新建了这处“口袋公园”,配备了齐全的健身器材,让附近居民不再“憋闷”,锻炼身体、散步遛弯,忙碌生活里多了一处休闲空间,幸福感满满。

紧凑的城市生活更需要为市民提供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近两年,乌兰浩特市和科右前旗各处的 “口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而生,既装点了城市环境,又为市民提供了多元的休闲空间。目前,大乌兰浩特地区共有公园30个,包括4个综合公园、26个街头游园,总面积达650.1万平方米。大大小小的公园,让城市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气息有机相融,为城市扩展了“诗意空间”。

注重保护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加强罕山、归流河、洮儿河和周边群山、田园的整体保护利用,统筹布局中心城市绿带、绿心、绿楔、绿环等结构性绿地和小微绿地,预计到2027年,大乌兰浩特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达到20平方米以上。

坚持内外兼修,精细治理。盟住建局除了多措并举推动城市颜值不断提升,还对“四类”管网等群众看不见的地下工程进行改造提升。2023年,大乌兰浩特地区累计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2个,占全盟比例的53.6%,完成投资2.38亿元,占全盟比例的33.3%。

“按照盟委、行署的统一部署,我们协调乌兰浩特市和科右前旗住建局,通过建成均衡共享的公园体系、优化交通网络体系等方式,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不断提升大乌兰浩特地区综合承载力,让群众享受更舒心、更便捷、更普惠的城市生活。”盟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启峰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大乌兰浩特地区交通网络体系,计划投资2.1亿元,实施‘一路一桥’(乌兰浩特市札萨克图街跨洮儿河大桥项目、环城西路综合改造项目)项目,推动大乌兰浩特地区路网通达。同时,加强大乌兰浩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4.05亿元,实施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智慧燃气’改造等工程项目17个,着力提升大乌兰浩特地区城市综合承载力。”

精雕细琢,构筑品质之城

“这次老旧小区改造,不仅给我们做了外墙保温、更换了单元门窗、粉刷了外墙和楼道墙壁,还对小区公共用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增加了绿化面积和停车位,让我们幸福生活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乌兰浩特市胜利小区居民任宪春心满意足地说。

胜利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几十年的风雨沉淀,让“上了年纪”的小区与日新月异的城市格格不入。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近年来,盟住建局全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从改观小区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础设施、改优居住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对胜利小区进行系统改造。仅两年时间,就使老小区焕发出了新光彩。

受益的不仅是胜利小区居民。今年以来,全盟共改造老旧小区148个,总面积109.24万平方米,13234户居民受益。其中,乌兰浩特市改造老旧小区90个,总投资1.8亿元,占全盟比例的64.5%。截至目前,乌兰浩特市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

大乌兰浩特地区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盟住建局还聚焦“一老一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力,让大乌兰浩特地区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在乌兰浩特市和平街富民社区兴安二小区院内,富民社区养老服务站改建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正在组织竣工验收。该服务站总面积356平方米,总投资100.28万元,包含一间餐厅和20个日托床位,可满足高龄老人和3岁以下儿童的日间照料需求。后续该服务站还将引进快递驿站、康复中心等便民设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养老、托育需求。

今年,盟住建局共申报了富民社区和腾飞社区2个自治区完整居住社区建设试点项目,全部选择在大乌兰浩特中心城区,计划投资2896万元,通过盘活现有闲置房屋、补齐服务功能短板等方式,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施,着力打造“6+4”全方位“一站式”为老服务阵地。目前,已完成投资1170万元,各项目都在紧张有序地开展中。

政策引领,发挥聚合作用

“盟住建局举办的大乌兰浩特地区房地产交易大会,不仅让我们消费者能够清楚地对比各房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而且展会期间,认购房屋能够享受政府的补贴政策,房企还给我减免了5000元,经过多方比对,我成功购入了一套住宅。”乌兰浩特市居民许飞说。

今年9月,盟住建局成功举办了大乌兰浩特地区房地产交易大会,并出台了《促进大乌兰浩特地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通过发放购房消费券、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减免税费等方式,有效激发住房消费需求。据统计,房交会期间,累计签约认购新建商品住宅864套,成交总面积11.72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56974.88万元。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辐射力。截至10月15日,盟住建局累计争取资金38353万元,分配给乌兰浩特市16942.59万元,占全盟的44.18%,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2973.17万元,占全盟的61.73%,财政奖补资金3969.42万元,占全盟的22.96%。获批保交楼专项借款1.75亿元,其中第一批专项借款1.3亿元,全部优先用于乌兰浩特市红山龙二期和华益花园项目。

2024年,盟住建局将继续举办大乌兰浩特地区房地产交易大会,进一步谋划出台集中购房优惠、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等组合政策,常态化助力大乌兰浩特地区聚人气、集资源、聚产业。

“盟住建局将以办好两件大事、落实‘三本清单’为工作总抓手,精心谋划、组合发力,从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住房消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发力,加快大乌兰浩特地区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步伐,为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肖启峰说。

记者手记:

兴安盟紧紧围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立足乌兰浩特市中心城区和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大乌兰浩特地区一体化发展。盟住建局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精明紧凑”城市发展理念,把集约集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生产、生活需要,聚力强功能、提品质、促协调,实现城市路网通畅通达、基础设施共建共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不断丰富城市发展内涵,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着力构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有机融合的新型城市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