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做牛文章 共谱团结曲
——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带动各族群众奔向幸福生活
2024-06-23 11:21:01
新鲜的牛肉滚动在传送带上
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区
华阳牛业工作人员正在分割牛肉
华阳牛业20万吨牛肉加工生产线
华阳牛业屠宰加工生产线高效运转
华阳牛业与本地合作社交流肉牛养殖技术
工作人员将牛肉产品精包装
科右中旗“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
□记者 刘也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里的人民深深铭记党的深情厚意,携手并肩,共同奋进在民族团结与进步的大道上。
“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这片丰饶的土地,不仅孕育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更见证了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手足深情。
大兴安岭南麓的兴安盟科右中旗在生动的实践发展当中,成为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不仅是对科右中旗生态文明建设的肯定,更是对各民族群众共同努力、团结奋进的褒奖。
引领肉牛产业升级 夯实民族团结基石
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牛业),以现代化、全链条的发展理念,引领着科右中旗的肉牛产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华阳牛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各民族群众的共同致富,更成为产业振兴的强劲引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坚实力量。
阳信华阳集团有限公司,自2006年2月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内规模庞大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集高档肉牛养殖、屠宰分割、加工销售、皮革制品以及纺织加工购销于一体,拥有1600名员工,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比高达41%。
2020年5月,在中宣部的协调下,阳信华阳集团有限公司的回族董事长杨广根及其儿子杨晓斌,不远千里来到兴安盟,在科右中旗创立华阳牛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180余个就业岗位,更促进了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团结互助。
华阳牛业进一步深化“牛文章”,补齐科右中旗肉牛产业精深加工的短板,推动当地肉牛产业的全面升级。公司投资2.7亿元,占地169.8亩,建设了包括屠宰、分割、加工、包装车间以及冷库、质量检测中心、物流信息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该项目实现了全程冷链加工、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的标准。
如今,华阳牛业年屠宰肉牛能力达10万头,年配送优质牛肉20万吨,有效推动了科右中旗肉牛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公司积极带动各族养殖户与合作社参与育肥养殖,共同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在共同奋斗中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与和谐。
凝聚各民族 共筑发展梦
兴安盟,作为全国首个现代畜牧业试验区,承载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大使命。在这里,华阳牛业不仅是一家龙头企业,更是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华阳牛业积极响应科右中旗政府“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理念,将“民族一家亲、团结齐发展”作为公司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全力构建“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产业化新业态,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在创新推广养殖模式方面,华阳牛业探索实施了“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农牧民”的企农合作新型养殖模式,通过“饲草种植—母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的全流程现代肉牛全产业链,为兴安盟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试验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科右中旗已经启动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项目,推动肉牛产业的品牌化建设、标准化提升以及评价指数的制定,进一步加强了肉牛全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合作,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大了科技投入。通过将养殖、饲草种植、屠宰加工、运输销售、餐饮等全产业链企业有机整合,一个融合发展的肉牛产业集群正在科右中旗初步形成。
值得骄傲的是,科右中旗的肉牛存栏量已从2018年的16.6万头增长至如今的44万头,肉牛养殖户和合作社的数量也分别实现了翻番。与此同时,各族农牧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9700元提高到了14302元,这一显著增长见证了肉牛产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也映射出民族团结与共同奋斗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