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题

千里帮扶  同唱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哈吐布其嘎查文艺爱好者们聚在一起排练新节目



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草布斯台艾里旧貌换新颜



哈吐布其嘎查的文艺爱好者聚在一起汇演、排练



哈吐布其嘎查村民银宝为牛添料



“语润茫哈”通用语小课堂



苏雅拉图和殷凡交流大棚经营状况



殷凡查看1500亩沙棘林生长情况


□记者 刁博禹

夏日时节,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党群服务中心,一首农牧民原创歌曲《永远跟党走》在文明传习小舞台上唱响。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一心建设美好的家园,党啊党啊,伟大的党啊,你是我们的方向,永远跟你走……”简单朴素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唱出了草原儿女对中国共产党道不尽的感激,也唱出了农牧民的精气神。

“以前嘎查没有什么产业,难拔‘穷根’。自从中宣部来帮扶我们嘎查,咱农牧民的腰包鼓了,居住的环境好了,还搭建了文化广场,乡亲们一起排演节目,党的好政策、我们的好生活唱也唱不完。”原创歌曲《永远跟党走》词作者、当地农牧民文艺爱好者陈音山回忆往昔,有感而发。就在几年前,脱贫致富还是哈吐布其嘎查农牧民的梦之所盼。

2017年12月,中宣部先后选派汉族、土家族、满族3名干部到哈吐布其嘎查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大力推进防沙治沙项目,完善基础设施,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带领嘎查百姓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谱写了一曲曲“手足相亲情谊深”的美丽赞歌,绘就了一幅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画卷。

2023年,哈吐布其嘎查农牧民人均年收入达2.2万元,从曾经的深度贫困嘎查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当时的哈吐布其嘎查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严重,沙化地、盐碱地4.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3%,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中宣部派驻到哈吐布其嘎查的第一任驻村第一书记谭安东回忆道,“一夜之间,沙堆齐梁,牛犊上房,这看似夸张,却是过去哈吐布其嘎查的真实写照。”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中宣部全体职工向哈吐布其嘎查捐款100万元,用于栽种沙棘,有效治理了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

2024年的夏季,当山风拂过哈吐布其嘎查,1500亩沙棘林竞相吐露新绿,牢牢锁住片片黄沙。

“过去有人调侃,咱们这儿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如今通过种植沙棘治沙,生态好了、风沙少了,走路再也不会一嘴土、一脸沙了。”哈吐布其嘎查党支部书记金扎拉嘎说,令他感到幸福的不仅仅是生态改善,还有新建的村委会、翻修的公路、百姓越来越鼓的腰包……

走进哈吐布其嘎查草布斯台艾里,平整的道路没了泥泞,烟熏火燎的土坯房变成错落有致的一排排院落。以前农牧民用井水做饭,如今用上了自来水,手机信号全村覆盖,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2017年,通过易地搬迁,草布斯台艾里35户农牧民从低洼盐碱地搬到了平川。随后,在中宣部派驻到哈吐布其嘎查的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王超的引领下,草布斯台艾里谋划发展产业,做起了“牛文章”。

“我家已经从最初的4头牛发展到了26头,去年一年收入了8万余元。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草布斯台艾里养殖小区,村民银宝拌饲料、拉干草、清棚圈,忙得不亦乐乎。银宝既自豪于自己的勤奋,更感恩于中宣部的亲情帮扶。

与银宝一样感受颇深的,还有哈吐布其嘎查农牧民呼斯乐。“自从中宣部帮扶以来,嘎查的路修了,来买卖牛的商贩也多了,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嘎查还实现了统一供热,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呼斯乐说。

“我们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各族人民共创幸福生活……”中宣部派驻到哈吐布其嘎查的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殷凡与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共同谋划了多项助推嘎查加速发展的好举措。

走进哈吐布其嘎查盟级“晓景”式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苏雅拉图种植的蔬菜大棚,一股温暖湿润的气息迎面而来,各类蔬菜长势喜人。

“我是返乡创业人员,殷凡书记给我协调租赁了嘎查4个6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还帮助我解决了一部分销售问题,一个大棚一年的收入差不多能达到2万元。”苏雅拉图告诉记者,他还带动10多户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户平均增收1000余元。

为了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殷凡积极与内蒙古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兴安盟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取得联系,采用代卖农副产品的方式进行消费帮扶。此外,他还为嘎查的1500亩沙棘林邀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沙棘果的开发和利用。殷凡还邀请了国家级行业专家现场勘查盐碱地和林草地,为农牧民解答农牧业生产方面的难题。随着帮扶工作的不断推进,哈吐布其嘎查获得了经济发展的长久动力。

“嘎查目前筹划的这些产业中,既有当前可获利的产业,又有长远发展的产业;既有高投入、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才能参与的产业,又有零投入、在家里就能参与生产的产业。”谈及未来,殷凡满是憧憬。  

家家户户有产业,嘎查还能“再就业”。在中宣部的帮扶下,哈吐布其嘎查建设了4个种植暖棚、4个种植冷棚,设立了“刺绣车间”,农牧民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和生活乐趣,以前“农闲无事干,喝酒打麻将”的情景悄然不见。在中宣部挂职干部协调下,嘎查建设了文明奖励超市、文体广场,新的精神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时下,再次走进哈吐布其嘎查,嘎查“两委”通过“语润茫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小课堂,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妇女们齐聚刺绣车间,飞针走线,有说有笑;养殖小区里,农牧民忙着给牛添加草料。整个嘎查一派忙碌的景象。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知己者,不以天涯为遥。自从中宣部开展驻村书记帮扶工作以来,哈吐布其嘎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识更加坚定,行动更加有力。虽然嘎查的百姓们不能流利地说太多汉语,但有一句汉语却说得非常清晰,那就是:感谢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