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二版

“义家人”把志愿服务送到家

□丛澜

“孩子,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记得联系我们,叔叔阿姨都在关心着你……”“谢谢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也要像你们一样做志愿者帮助别人!”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包立欣小朋友家里,“义家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为他送去了慰问品,爱的暖流在这个小屋里涌动。   

2023年5月,义勒力特镇聚焦“一老一小”,在志愿服务形式的多样性上下足功夫,创新打造了“义家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我们以‘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为理念,将‘志愿’融入服务中,不断提升志愿便民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义勒力特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季艳丽介绍。

医生、理发师、个体经营者、瓦工、木工……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却有着共同的身份——“义家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陪孤寡老人聊家常、打扫卫生、剪头发,走访慰问留守妇女儿童,为青少年举办阅读会、绘画比赛,联合卫生院给群众义诊,邀请讲师开设健康知识、家风家训、实用技能讲座……精准化的服务,让“义家人”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服务内容更加贴心。

前几天,在幸福嘎查的幸福苑内,志愿者们拿着工具,扫地的扫地,擦窗的擦窗,忙得不亦乐乎。“这帮孩子就像我的家人似的,看看这院子,收拾得太干净啦!”曾国吉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不停地感叹。

“义家人”志愿服务队现有120余人,自成立以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00余次。他们以“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助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文化娱乐”八项服务为核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体系。从寒冬腊月里的送温暖,到炎炎夏日送清凉;从节日里的关怀慰问,到日常中的点滴帮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

今年以来,“义家人”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等各类文艺活动,将欢声笑语送到百姓家门口。教村民们唱歌跳舞、编排戏剧小品,让文艺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在广场上搭起讲台,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开展宣讲,将党的理论政策和惠民政策娓娓道来,群众围坐一圈,听得津津有味。“义家人”志愿者还来到田间地头、进入群众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重要精神、民族理论、惠民政策等内容转化为百姓喜欢的实例,让群众切身体验到党的好政策,号召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讲透、讲活。

“‘义家人’就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纽带,更是打造集思想引领、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群众‘幸福加油站’。我们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让这一抹‘志愿红’在推动基层治理中更加闪亮。”季艳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