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编辑能力提升探究
2025-02-24 17:48:39
□王越
传统媒体时代,纸媒编辑的作用举足轻重,身兼选题策划、新闻筛选、文字把关、版面编排数职。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纸媒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数字化、网络化和移动化的趋势重塑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途径。虽然传统纸媒具有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文化底蕴和权威性,但传播能力有限,难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纸媒编辑亟须重新界定自身角色与职责,对编辑技巧进行优化,借助多元传播渠道与个性化内容服务,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涵,从而增强报纸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
纸媒编辑的发展困境
传统纸媒主要通过文字和排版向受众传递信息,创新力不足、内容呈现模式单一。传统纸媒单向输出,读者互动渠道有限,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很多读者对长篇阅读兴趣不高,使纸媒传播受到影响。
长期以来,纸媒编辑通过采访新闻源、现场目击事件、查阅资料等渠道获取信息,这些传统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新媒体时代催生的微博、微信及各类短视频平台打破了传统限制,新媒体编辑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多元化信息,从而打造独家新闻。
纸媒编辑能力提升策略
强化职业道德。纸媒要有传播者的责任与担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编辑要增强政治敏感度,坚定政治信念。在全媒体时代,舆论发酵和传播速度加快,舆论影响力不可忽视,守好舆论阵地是纸媒的重要责任。以《兴安日报》为例,编辑必须保持清醒和谨慎,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守住政治底线,把握好新闻稿件的政治方向。同时,要不断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坚决筛除不良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抓住主题创新思路。纸媒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就要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找到新的发展思路。纸媒编辑要积极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保持敏锐和开放的心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满足新时代受众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应致力于增强选题的新颖性,通过独特视角的精准解读,使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并在追求突破与创新的同时,不断提升报道质量。要主动探寻并挖掘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借助专题报道形式增强影响力。例如,《兴安日报》刊发的《“铁脚板”走出的民生温度——兴安盟就业部门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就业服务纪实》《岭上兴安盛开民族团结之花》《草原超载过牧 兴安盟解题有“良方”》等专题报道,深化了新闻内涵,让新闻内容更具传播力。
精炼文字表达。纸媒编辑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和精炼的语言风格,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新闻事件,增强读者的感知和理解。要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句子,确保文字准确简洁,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新闻要点,提升阅读体验。要注重段落的合理划分和信息的层次安排,将最重要的信息先呈现给读者,然后逐渐展开细节和背景信息,使新闻报道结构紧凑、条理清晰,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例如,《突泉县:“慧”种地让瓜果充满“科技范”》《科技赋能 兴安盟“豆”志昂扬 》《书同文 语同音 心相通 情相融》等报道,在精准传达信息的基础上,以简洁明快的文字吸引读者。
创新报道形式。传统的报道方式或许让读者感到审美疲劳。因此,纸媒编辑要探索新颖、独特的报道形式,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例如,《三次冲进火海!他的名字叫韩冰》《守国 守边 守家——记兴安盟130.283公里边境线上的忠诚守望者》等报道,采用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将新闻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通过生动的叙述、紧凑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此外,可以将图片、图表等元素融入文字报道中,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信息。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报道方式,让读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新闻报道中。
在全媒体时代,纸媒编辑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在编辑的再创作过程中秉持精品意识,有效提升报纸的整体品质、增强报纸的传播效果、塑造报纸的品牌形象,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作者单位:兴安盟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