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新闻窗

纸媒记者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

□刁博禹

近年来,传统纸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传播速度的比拼、海量碎片化信息的冲击,都让纸媒在这场传播变革中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纸媒记者若能积极求变,提升自身能力,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技巧,依然能够“写”出打动人心、引发广泛关注的好新闻。

锤炼专业素养,夯实写作根基

新闻写作能力是纸媒记者的立身之本。为了培养新记者的写作能力,新闻单位不妨采用“一帮一”的培训模式,让经验丰富的资深记者与新入行的“小白”结成对子。资深记者可以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新闻写作技巧,如怎样提炼新闻要点、组织新闻语言、把握报道角度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在这个过程中,新记者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新闻写作的精髓,能够客观公正地将真实事件呈现给读者,避免因主观情绪干扰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编辑能力也是记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在新闻报道中融入最新政策、法规,能够进一步提升稿件的深度和价值。记者需要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纲领、路线和理论,时刻关注时事动态,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新闻稿件中。例如,在报道经济领域的新闻时,要结合国家最新的财政政策和产业导向进行分析解读,使读者不仅了解事件本身,还能明白其背后的政策背景和宏观影响。

巧用视觉元素,丰富新闻表达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读者的注意力变得更加分散,图片和视频等视觉元素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他们的目光。纸媒记者要成为多面手,就必须重视素材拍摄能力的培养。

此外,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记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拍摄工具,包括手机这一便捷的拍摄设备。手机不仅能随时随地拍摄,还具备强大的图片编辑功能,如添加滤镜、文字、配图等,能够帮助记者快速处理素材,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融合多元传播,创新新闻呈现

如今,许多媒体单位除了传统纸媒外,还拥有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传播渠道。记者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学习并掌握微信公众号的编辑技巧、视频剪辑方法等,让新闻以多样化的形式触达受众。

例如,兴安盟融媒体中心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惊呆了!从DeepSeek视角看扎赉特旗,竟然是这样→》新闻报道,采用生动有趣的编辑方式,以国产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DeepSeek的视角,搭配扎赉特旗的风景图片,将枯燥的新闻内容变得鲜活生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种对网络语言和新媒体元素的合理运用,不仅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还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提升了新闻的亲民效果。

拥抱直播潮流,实时传递新闻

直播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新闻呈现方式,以其即时性和互动性深受受众喜爱。它打破了传统新闻直播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进一步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纸媒记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自己的新闻直播能力。

借助客户端、抖音等平台,记者可以随时随地记录新闻事件,并以直播的方式将其第一时间呈现给观众。在直播过程中,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迅速捕捉事件的关键信息,并清晰、流畅地传达给观众。同时,要注意把握直播的“尺度”,确保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肃性,避免过度娱乐化或随意化,影响新闻的传播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纸媒记者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积极提升自身能力,从写作、拍摄、传播到直播等各个环节全面突破,不断创新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内容,就一定能够在这场媒体变革中实现破局与新生,“写”出更多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好新闻,为传统纸媒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兴安盟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