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多元养老托起幸福晚年
2025-02-25 14:53:16
□记者 刁博禹
2月24日,临近午饭时间,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都林街腾飞社区的幸福食堂里,袅袅饭香弥漫开来,老人们陆续走进食堂,准备享用午餐。63岁的刘海江是这里的常客。“饭菜合口,干净又实惠,再也不用一个人回家冷灶冷锅地折腾了,对我们老年人特别方便。”刘海江笑着说,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他的吃饭难题,更让他真切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和温暖。
对于许多独居、高龄老人而言,买菜、做饭曾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道关卡。社区幸福食堂的出现,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腾飞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代喜东介绍:“我们每天精心准备12道至14道菜,每餐全场15元自助,保证让大家吃得饱饱的。60周岁以上老人仅需10元,90周岁以上老人能享受一天一餐免费的福利。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幸福食堂的良好运营,是兴安盟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兴安盟民政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刘君说,近年来,兴安盟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供给。通过完善服务网络、强化智慧赋能、深化互助养老,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目前,兴安盟已建成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4个、村(社区)养老服务站435个、幸福食堂31个。组建“养共体”互助小组1013个,覆盖850个行政村、163个社区,并全面开通96111为老服务热线,6个旗县市智慧养老调度指导中心也已投入运营。
春日暖阳下,突泉县六户镇巨昌村的幸福院里,老人们围坐一起,唠着家常,欢声笑语在小院里久久回荡。56岁的李连生曾经居无定所,如今在幸福院找到了家的归属感,过上了幸福生活。“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不仅让我们免费住上房子,大伙还能互相照顾、彼此帮忙。”李连生满心欢喜地说道。
巨昌村的幸福院设施一应俱全,电视、厨房、水冲厕所、10平方米仓房以及菜园等,满足老人日常生活所需。由村委会统一管理、统一服务,院民之间互帮互助,入住老人的幸福指数明显上升。村里安排村医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让幸福院真正成为老人的欢乐家园。
“入住这里的村民都是无房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平日里打打扑克、下下象棋,晚上在广场上扭扭秧歌,让入住幸福院里的百姓真正老有所依。”巨昌村党支部书记牟林艳介绍。
在智慧养老服务领域,兴安盟同样大步迈进。走进乌兰浩特市智慧养老调度指导中心,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清晰勾勒出城市养老服务的实时状况。
“您好,这里是乌兰浩特市智慧养老调度指导中心,请问您有什么需求?您是要预约助洁服务吗?麻烦告知一下地址,我们会尽快为您安排。”在乌兰浩特市智慧养老调度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热线电话后,在智慧平台上一键派单,老年人便能迅速享受到便捷服务。
独居老人贺文霞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我很多家务都无法独立完成。拨打96111为老服务热线寻求帮助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上门了,屋子里里外外都给收拾了一遍,太感谢啦。”乌兰浩特市智慧养老调度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陈燕表示,热线开通以来,接到了不少老年人的咨询电话,老年群体反馈良好,也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服务提供了方向。近期,中心计划扩展业务范围,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暮色初临,幸福食堂的厨房中,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饭桌;夜色渐深,护理员贴心地为失能老人翻身叩背……在兴安盟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关于老有所依的故事仍在不断续写。这背后,是兴安盟全方位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的不懈努力,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具温度、更有品质。在这首养老服务的动人交响乐中,每一个音符都在为“夕阳红”奏响温暖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