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题

『一团火』点亮『满天星』

——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扎赉特旗工作综述


“科派团”在扎赉特旗推广新技术



胡小蒙组织实施“青蓝工程”“论学班”



胡小蒙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组团式”医疗帮扶成员指导扎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医生进行“微创手术”



“科技特派团”深入实地进行技术指导


□白玉亮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2022年以来,中组部持续选派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扎赉特旗。在这场跨越千里的帮扶中,北京市丰台区人才、医疗、教育、科技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扎赉特旗。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自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扎赉特旗自觉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视和推进这项工作,充分发挥帮扶医疗、教育人才及科技特派团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有力提升帮扶综合效应。

成立“1+3”工作组   

做好“组团式”帮扶团队后勤保障

组团帮扶,关键在“组”。

为形成工作合力,扎赉特旗委、政府高度重视“组团式”帮扶工作,强化组织引领,成立由旗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组团式”帮扶工作专班,组成综合、教育、医疗、科技特派团“1+3”工作组,通过“联席会议+专班+部门+单位+团队”的工作机制,推进“组团式”帮扶上下协同、多方联动,构建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帮扶体系,扎赉特旗建立一套联络协调机制,健全一套帮扶保障措施,摸清一线服务需求清单,明确一个具体目标任务的“四个一”工作措施,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2022年7月,北京丰台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文等5名医疗人才来到扎赉特旗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为了让“组团式”干部人才在扎赉特旗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扎赉特旗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出台一人一套人才公寓、安排免费健康体检、办理公交乘车卡、开展暖心食堂服务、重要节日暖心慰问等“十项服务”措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窗明几净,配置齐全,拎包就可入住。刚到就帮我解决了住宿问题。”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名帮扶医护人员推开人才公寓的门,满心感动。“组团式”干部人才纷纷表示,在扎赉特旗干事有舞台、创业有平台,他们有信心为当地的医疗、教育和科技事业注入新的力量,取得新成效。

填补基层医院技术“空白”

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手术后有没有不舒服?饮食正常吗?”近日,在扎赉特旗人民医院的病房里,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领队、扎赉特旗人民医院第一院长,来自北京丰台医院的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文耐心地询问着患者病情。这名患者早在5年前就检查出了肾囊肿,随着囊肿逐渐增大,如今已经到了需要手术治疗的阶段。患者家属认为,做手术得去大城市,对旗县的医院不放心。

是选择附近的医院还是去北京的医院治疗?患者家属犹豫不决。

“组团式”医疗帮扶给了患者家属一个新的选择。张文在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后,给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手术在家门口就能做!”

“手术很成功,患者做的是微创手术,创口小,恢复快,术后当天他就能下地活动了。”张文说。

听说家门口来了北京的医疗团队,很多患者慕名来到扎赉特旗人民医院进行诊疗。截至目前,张文和医疗帮扶队的医生们共开展手术71例,累计开展诊疗15207人次,疑难病例讨论527例,会诊363次,惠及群众近万人次。

“对于我们外科医生来说,跟北京的老师们一起工作,不仅能对疾病诊疗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手术操作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医生高峰说。

跨越千里,组团式医疗帮扶队把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管理理念“移栽”到了扎赉特旗。

帮扶团队通过“传、帮、带、教”,毫无保留地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室管理等方面为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提供了帮扶。帮扶一年多以来,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新开设了呼吸科、中医康复科、介入科和急症监护病房,实施10余项新项目,填补了扎赉特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这一空白,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此外,全科医学专家们根据不同受援单位的具体需求,量身制定帮扶计划并开展“沉浸式”医疗帮扶,培训当地卫生院医师及村医15人次。

“我们每年都会选派医疗技术人员到北京跟岗培训,经过1个月至6个月的学习,学员们会把北京的好技术、好经验带回扎赉特旗。”扎赉特旗卫健委主任孙健介绍,“组团式”医疗帮扶有效弥补了该旗医疗机构服务百姓健康的短板,为百姓提供了连续、优质、方便、高效的医疗服务。

锻造骨干师资队伍

注入先进教育理念

近日,走进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的胡小蒙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化学课。

胡小蒙作为中组部选派的“组团式”教育帮扶成员,来到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担任副校长,同时担任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领队。任职以来,他采取“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和“论学班”朋辈研讨两种方式,为青年教师开展名师引领、实践检验的进阶式研修培训,调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习、主动要求成长的意愿,形成了学习与实践的共同体,打造一支教学质量过硬、师资队伍成熟、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我们5位教师全部奋战在教学第一线,除任课外,均担任备课组长,每人累计组织参与集体教研均超过40次。由于面临培养学生和培养年轻教师的双重重任,团队所有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都远远高于在北京。”胡小蒙说。

“胡校长构建了‘5+1’课程理论体系,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微课题研究,组织听评课教研活动,教授教学计划以及教案书写,对我们青年教师帮助太大了。”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英语组教师曹雪说。

除了内部挖潜,“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向外生长。音德尔第三中学与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北京第十二中学、北京钱学森中学等帮扶机构多次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先后派出26位干部教师到北京第十二中学交流跟岗,邀请北京第十二中学各学科特级教师、教研组长10人来校指导,为教学全程把脉。今年,通过北京市教委及与内蒙古教育厅联合搭建的“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开展京蒙线上联合教研展示9次,筹措资金引进人教社下属机构“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高中校本教研”项目,开展学科线上常态教研21次。

“组团式”教育帮扶为扎赉特旗教育注入了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模式,使其持续焕发强劲活力,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果。今年,音德尔第三中学的首届高考考生突破了600分,创造了兴安盟旗县理科最高分、全员本科的好成绩。

同样,到扎赉特旗中等职业学校担任校长的“组团式”教育帮扶成员孙峰到任后,立即从培育特色专业、加强师资交流、注重实践历练、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以全新的模式逐步引领带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团队、教师团队从“参与式”到“植入式”、从“影子式”到“生根式”转变,不断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我们立足职业教育特点,重点开展了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教师技能帮扶培养培训,学校教师参加‘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大赛’,创造了建校以来教师参加区赛的历史记录。”孙峰自豪地说。

“‘组团式’教育帮扶不仅让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解决了一些学科教师短缺不足的问题,在教师专业技术提升方面也起到了助力作用。”扎赉特旗教育局副局长柳成龙说。目前,全旗有18所学校与北京市丰台区名校实现结对帮扶,组织线上线下培训86场,受益教师3210余人,累计选派102名教师赴北京市丰台区跟岗学习培训。

锚定产业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刚刚过去的10月,扎赉特旗粮食生产捷报频传——

水稻亩产761.5公斤,再次刷新全区纪录!

大豆亩产316.8公斤,再创全区纪录!

这些令人欣喜的数字背后是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的成果展现。

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品种引进推广、瓶颈集中攻关……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针对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管理经验不足、技术瓶颈难突破等问题,他们走出课堂、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让帮扶工作在扎赉特旗广袤的田野上生根、开花,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扎赉特旗努文木仁乡杏花村合作社水稻种植大户颜景新的田地里,他兴奋地谈着秸秆处理技术给农田带来的变化:“自从科技特派员帮咱们往地里加入了微生物腐熟剂,不仅实现了秸秆还田,还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咱们再也不用为处理秸秆犯愁了!”

颜景新口中的特派员,就是以国家乡村振兴帮扶县扎赉特旗科技特派团团长徐兴健为组长的水稻产业科技特派组成员。徐兴健说:“把稻茬和羊粪混合在一起发酵,做成有机肥,变废为宝,能起到土壤改良的效果,这一方案值得推广。”  

徐兴健常说,作为“科特派”,就是要帮农民致富奔小康。这几年,徐兴健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秸秆离田难,影响下茬水稻插秧,便依托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平台,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研发了“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并在扎赉特旗魏佳米业、蒙源粮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景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了3000多亩的试验示范,实现了水稻平均亩产608.9公斤,亩增产58.9公斤。这项技术不仅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还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的有机结合。

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团在扎赉特旗已培育29名本土技术人员,开展了109次线上培训和现场指导,累计培训5700余名农牧民。他们还推广了8项新技术,引进改良57个新品种,并指导建立了11个科技示范基地。其中,“扎赉特旗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入选部省联动项目支持,获得研发资金支持,推动了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这些努力直接带动企业增收500万元,实现全社会增收1000万元以上。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标准化的示范带动,看到效益提升的农牧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态度已经从“观望”变成了“信赖”。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在新征程上,在扎赉特旗广大帮扶干部人才干劲十足,全面推进‘六个倍增计划’,扎实开展‘丰·来’行动,爱洒绰尔畔,奉献扎赉特,共绘浓墨重彩的北疆亮丽风景线。”扎赉特旗委常委、副旗长杨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