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理论实践

兴安盟施“粮”策 助力“中国碗”装满“中国粮”

□李振林

兴安盟委、行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契机,以持续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以“五良”融合为抓手,“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全盟整建制推进大豆单产提升建设。据农情调度,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703.5万亩、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14个、争取单产提升工程152万亩,其中,大豆单产提升82万亩,全区最多。粮食产量将首次突破140亿斤大关,实现“十五连丰”。

耕耘“良田”,夯实丰收基础。2023年底,兴安盟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01.62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48%;今年,新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130.14万亩,11月底前,继续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47.24万亩,实现水浇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通过项目带动、群众参与,全盟增施有机肥500万亩、秸秆还田100万亩,进一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全面提高旱作田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

选育“良种”,擦亮丰收芯片。依托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丰垦种业、兴安粳稻研究所等本土科研院所、商业企业等,加大优良品种培育、筛选力度,选育出适应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58个,占全区总审定数量的54.7%。积极布局生物育种新赛道,今年,引种推广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23万亩、生物育种新品种大豆30万亩。持续提升“看禾选种”平台建设水平,累计展示近三年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审定、自治区引种备案的新品种200余个,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配置“良机”,增添丰收动力。兴安盟年均投入2亿元以上,支持全盟农机装备向高端、复式、智能转型升级,优化全盟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技术装备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盟农机总动力580.84万千瓦,拥有可投入生产的大中型机具16万台(套)、配套机具10.3万台(套),单产提升项目区机械化率达到100%;北斗导航、5G、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与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有机融合,推动农业实现“机器替代人力”“电脑替代人脑”的转变;农用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植保作业,国产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喷杆喷雾机、无人联合收获机等先后投放市场,将“汗水驱动”转为“智慧驱动”,实现农机装备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今年,全盟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91.8%,全盟6个旗县市中,5个被列为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有效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集成“良技”,把握丰收脉搏。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水肥供给方式、构建水肥精准调控系统等措施,以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模式、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栽培技术为核心,因地制宜搭配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接种根瘤菌剂等技术举措,大幅度提高出苗率、群体整齐度和水肥、光能利用率,显著提高单产水平。全盟共制修订生产标准12个,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加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展示高效种植技术的成果和效益,通过举办培训班、发布宣传小视频、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应用展示示范,让农民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主动接近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为粮食增产赋“能”添“智”。

探索“良制”,激发丰收活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单产提升工程涵盖的35个苏木乡镇、247个嘎查村,通过承租、股份合作等方式,适度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动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依托流转土地,示范玉米、大豆高产技术模式、推广“小田变大田”改造经验。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优势,结合各地生产和服务需求,开展全程托管、单环节托管、产前产后综合服务等模式,为有意愿农户提供“菜单式”服务。目前,全盟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800万亩,共有具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2000家,从业人数1万余人。

兴安盟将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做优转型发展关键增量,让“四个蹄子”赶上“四个轮子”,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续航增速”,为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贡献兴安力量。

(作者为兴安盟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